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习题(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三国鼎立思维导学课堂探究【情景再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官渡之战后,曹操挥笔写下了千古诗篇《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材料三下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四黄龙(孙权年号)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三国志·吴书》(1)材料一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3)材料三按图中编号填写三国名称、建立者、时间和都城。编号名称建立者时间都城①②③(4)材料四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限时训练1.曹操在诗歌《蒿里行》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凄惨景象发生在()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两晋时期2.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3.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官渡之战——刘备②赤壁之战——曹操③官渡之战——袁绍④赤壁之战——孙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5.歌曲《曹操》中的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下列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大致准确的是()6.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台湾B.南京C.洛阳D.北京基础过关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末年曹操增强自身实力的手段是()A.隐居山林,修仙悟道B.以战养战,扩充军队C.和亲政策,发展民族关系D.招募流亡民众垦荒,组织士兵屯田3.如下图所示,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4.“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州之战5.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6.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7.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三国局势的是()8.如下图表格中的①②处分别是()国名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①蜀221年②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A.镐京曹操B.咸阳嬴政C.长安刘秀D.洛阳刘备9.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大力兴修水利B.发展海外贸易C.造船业发达 D.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能力挑战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所示材料二成皋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在上述“有名的大战”中,“弱者”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什么?在图中所示“大战”中,强者是指哪一方?弱者是怎样战胜强者的?材料三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争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根据诸说认定的湖北省各个不同地点进行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摘编自国际在线(2)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在今天的哪一省份?目前,“新赤壁大战”的焦点是围绕哪两个地点的争论?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的原因是什么?(3)从赤壁之战中,你能得到什么

 

第16课三国鼎立习题(含答案)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一课一练(含答案)    下一篇: 第16课三国鼎立期末复习题(部编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