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随堂检测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国鼎立一、选择题1.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历史上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的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官渡之战3.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4.220年建立魏国的是()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5.下图是三国鼎立示意图,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三个国家所在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吴②蜀③魏B.①蜀②吴③魏C.①魏②吴③蜀D.①魏②蜀③吴6.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7.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吴⑤北魏⑥南朝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⑤D.③④⑥8.“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刘备B.孙权C.诸葛亮D.曹操9.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0.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B.王与马共天下﹣﹣反应了东周初期的政治格局C.八王之乱﹣﹣标志着西晋由盛转衰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1.东汉名士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下列说法可以证明曹操是“能臣”的有()①招贤纳士,实行屯田②官渡之战后,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③建立魏,定都洛阳④赤壁之战,打败孙权、刘备联军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12.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13.有人说,“三国分立”中蕴育着统一的要素,下列历史事实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B.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C.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D.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14.下图所示材料中曹操的壮志是:()/A.废掉汉献帝B.消灭袁绍的势力C.建立魏王朝D.南下统一全国1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描述的战争()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加速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步伐C.造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16.三同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台湾,当时的台湾被称为()A.流求 B.琉球 C.夷洲 D.台州17.“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A.2世纪初期B.2世纪末期C.3世纪初期D.3世纪末期18.下边的示意图是()/A.春秋争霸图B.赤壁之战图C.人口南迁图D.三国鼎立图二、综合题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频繁,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迁徙的浪潮。与此同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关问题。/20.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老骥”是谁?他有何壮心?(2)材料二中的两次战役有何共同点?历史上哪次战役也有这样的特点?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果会不同?给我们哪些启示?(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谁?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21.(1)写出与曹操相关的两次战役是什么?各有何作用?(2)请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那些方面的措施? 参考答案1.C2.B3.D4.D5.C6.D7.D8.D9.C10.B11.D12.A13.B14.D15.D16.C17.C18.D19.(1)①吴;②东晋。南京。(2)政权分立(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0.(1)曹操;统一全国。(2)以少胜多;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在作战中战略战术要得当;时机要成熟、要注意谦虚和骄傲的关系。(3)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21.(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长安——河西走廊—

 

第16课三国鼎立随堂检测
上一篇: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练习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