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名称第16课《三国鼎立》难点名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赤壁之战后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主要因素是什么?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阅读量少,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地理因素、生活习惯方面理解不深。难点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故事、设置问题思考、讨论分析历史事件、原因并分析历史人物。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1、情景导入: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来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激战?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2、展示目标: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为下文做好铺垫。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一)、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1)让学生找出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2)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3)讨论完,加以总结。提示: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1)官渡之战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2)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二)、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学生讲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赤壁之战1)了解双方人数、经过、结果2)同样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什么曹操这次失败了,分析原因。(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引导学生来介绍建立者、时间、国号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①曹魏重视农耕: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②诸葛亮治蜀:总结诸葛亮治蜀几个方面,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丝织业发达。③吴国开发江南: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讨论分析历史事件、原因并分析历史人物。三、解难释疑、展示提升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赤壁之战后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主要因素是什么?2、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3、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4、76页问题思考,说说你的想法?5、77页课后活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6、壮心指什么?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理解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的战役是(B)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2.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军阀是(A)A.袁绍和曹操B.曹操和刘备C.刘备和孙权D.曹操和孙权3.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A)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4.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支持,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隆中对”的人是(C)A.关羽B.赵云C.诸葛亮D.许攸5.废除汉献帝,建立魏国的是(B)A.曹操B.曹丕C.曹植D.曹爽6.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A.台湾B.澳门C.日本D.爪哇7.“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D)A.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B.官渡之战曹操取胜C.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D.魏、蜀、吴三个政权建立小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走向了局部统一。这种局面的出现,既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也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并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三国鼎立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18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案2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