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课堂实录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爱莲说》实录 师: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师:敦颐,字茂叔,因为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后代的人由这个原因称他为“濂溪先生”。谥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 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元公集》。他一生酷爱莲,为了与莲花朝夕相处,他在做南郡守时曾经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并在池中建有赏莲亭。那么莲花究竟有魅力,让理学宗师如此痴迷,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师:范读课文(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背诵全文)生:听准字音和节奏,标记在书上。生:准确读出文中重要字词的音。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师:哪个句子的节奏读不准,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生1:老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怎么断句?生2:我觉得应该读成“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 / 而不染”。师:很好,通情况下在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之间会有逻辑断句;在连词“而”之前会有语气停顿。生3:老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怎么断句?生4:我觉得应该这么读“可远观 / 而不可 / 亵玩焉”。师:下面大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课文。生:毛遂自荐,动情的朗读课文。师:朗读的真棒。下面让我们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词语和语句圈点出来,彼此交流讨论。 生:自由翻译,讲不动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出来。(教师在同学间巡视)师:在才的译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与大家探讨交流。生1:老师,请问“中通外直“怎么翻译?生2:我来解释,我觉得应该翻译成“莲花露在水面的部分是直的,水下的根部是空的。”生3: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莲花的茎是直的,而且里面是空的。”师:大家认为谁说的对?显然第三名同学的理解是正确的,这句话可以翻译成“莲花的茎中空外直。”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生1:请问“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怎么解释?生2:我认为根据书下对这个句子的翻译,可以推断出“蔓”翻译成“牵连”;“枝”可以翻译成“枝节”。生3:我觉得这两个词应该是同一词性,可是才同学的翻译显然不是,所以我觉得不对,但是我也说不好应该怎么翻译。(众生笑)师:其实这两个词语确实为一种词性,它们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长藤蔓,长枝节。”前者在文中语意又进一步引为“牵连”。其实本文中还有一个词是词类活用,你能找到吗?生:我知道是“香远益清”的“远”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向远处传播”。师:你

 

《爱莲说》课堂实录
上一篇:《爱莲说》电子教案    下一篇: 《陋室铭》教案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