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单元复习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声现象 单元考点一、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研究法:用转换法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研究法:类比法。三、声速与回声温(150C)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0.1s,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声速的计算公式:v= .(声速的单位:m/s)考点二一、音调概念:声音的高低。         2.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3. 频率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4.  频率的单位:赫兹(Hz)5. 声波:频率高20000 Hz的声音。 6.  次声波:频率低20 Hz的声音。7.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二、响度概念:声音的强弱。影响响度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及声的分散程度有关。三、音色1.概念:声音的品质或特色。2.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结构、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三:声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回声定位:依据回声到来的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的法。根据回声定位法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粘有污垢的机器零件、精密的仪器、医疗设备;利用声波击碎结石等。考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噪声。噪声的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噪声强弱的等级: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应过9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应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应过50 dB。0 dB是人好听不见的声音。噪声的危害:(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了。(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视觉模糊,严重时会使人神不清、休克和死亡。(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损坏建筑物。噪声的控制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相应练习:一、选择题1、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

 

声现象单元复习题
上一篇:声、光现象测试题    下一篇: 声现象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