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养成教育”浅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1-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是“工具”的,亦是“人文”的。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有三个层面: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

  语文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养成学生的素养,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太急功近利了,就有“沙漠化”的危险;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

  作为一种能力,语文需要训练,但是它与数理化等学科的习题训练不尽相同。数理化等学科讲求点点打通,步步为营,而语文讲求亲密接触,浸润熏染;数理化等学科讲求发现规则,举一反三,而语文讲求博览积淀,举三反一。语文教学“习题化”,采用“模块训练”“单元训练”“一课一练”等形式,就当下应对考试来看,确也“立竿见影”,会产生一定的显性“效果”;但是,它违背了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非但形成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会带来难以估量的隐性的负面影响。没有“养成”的语文教学,很难给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学生的“三感”:情感、敏感、语感。所谓“情感”,就是对母语发自内心的热爱;所谓“敏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有一种自觉的甚至是本能的关注;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有了对母语的情感,汉字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方块文字,而是形体优美、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的生命体;有了学习语文的“敏感”,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语文的“宝藏”,完全可以做到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事事学语文;有了高品质的语感,就能品味出语言的表层意义和内在含义,分得清语言表达的优劣高下,就会自觉地亲近美文,远离语言垃圾。学生一旦养成了“三感”,就会终生与母语和谐共处。

  语文养成教育始于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话,古代私塾的启蒙教育就是从“读”开始的,孩子进学堂叫“读书”,描述学院氛围用“书声朗朗(琅琅)”,诵读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惟有诵读才能走进文本,惟有诵读才能体察其情感,惟有诵读才能品出其韵味,惟有诵读才能融入其境界,惟有诵读才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惟有诵读才能针刺学生的表达欲望与灵感。

  要养成学生以沉静的心读书的习惯,读美文,读经典,在读书中享受诗情画意,在读书中获得诗意、幻想和美感,在读书中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读书中生成一种从容优雅的生命形态。惟有如此,生命之花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绽放,生命的价值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彰显。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没有阅读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

  虚假为文,矫情为文,游戏为文,编套为文,这是当今考试作文的弊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大话、空话、套话已经成为通病,“高考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作文训练与教学。语文养成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作文蒙骗术”,呼吁走出“技术化”“套路化”的作文泥淖,倡导“倾吐真情,张扬个性”的写作理念。要让中学生作文追求真、善、美:立言以“真”,力戒“假”“大”“空”“套”;立言以“善”,力戒“游戏化”“荒诞化”“自由化”;立言以“美”,力戒假“创新”之名行怪异哗众之实。要突出情感、思维与语言等方面的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体验人生,丰富情感;把作文当做思维的体操,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会联想与想象,能够灵活自由地行文;着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使得他们作用于听者或读者感官的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够打动对方,具有感染力。

  语文养成教育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养成,关注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得学生自觉地以语文思维来参与一切活动,自觉地在一切活动中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养成教育从细节入手,要让语文学习生活化,譬如要求学生日正一字,日积一词,日摘一句,日读一文,日评一事,坚持如一,伴随三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孟子论养浩然之气时说,“以直养而无害”,不要“揠苗助长”,不要“以为无益而舍之”。语文素养的养成也应如此,要培养它而不要伤害它,要遵从它自然生长的规律而不要急于求成,要着眼于人的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不要以为不能产生短期效益就放弃所做的努力。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好语文的关键    下一篇:怎样写作文评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