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编写是在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中去,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

  1、在第一单元《我是谁》中着重展示“不错”的自我、大家眼中的自我、“也并不完美”的自我和可以变得更好的自己,引导他们去正确、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自己。

  2、在第二单元《我学会了与人相处》、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共6课中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个人之间的、群体之中的、集体之中的,引导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关系中,他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他与其他人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的。

  在《我学会了与人相处》一单元中,教材关注的是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11~13岁的儿童下处于一个渴求同伴的友谊,寻找知心,具有强烈交往需要的年龄。教材期待儿童从这种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我一你”,引导儿童从这种个人关系之间的发展认识和体验他所面对的是和他一样的“人”,是一个和自己平等对话的,可以理解沟通的人,值得自己去真诚关爱的“你”,而不是一个与己无关的“客体”“工具”“他者”。

  在《我是班级的主人》一单元中,教材以班级为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域。我们期待儿童从他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的是一种“我们感”。这种“我们感”即是一种“我在我们中”的感觉:意识到我是我们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的一员,意识到我在我们中的权利与义务(岗位职责),倾听到我在我们中的声音,看得到我在我们中所涂上的那一笔,在我们中我实现了自我;同时,这种“我们感”又是一种“我们在我之中”的体验:儿童能体会到“我们”的需要,能感受到“我们”的成功与快乐,能经验到“我们”进步与成功,让我们在永我的心中、行为中,“我们”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

  3、在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共三课)中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为主题,这些主题的选择不是以系统历史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的,而是着力于向儿童抒发一种深邃的人文情怀,它们要召唤的是儿童对祖国的认同与归属之情。

  下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单元为《我的权利和责任》、第三单元为《走出深重的灾难(上)》、第四单元为《走出深重的灾难(下)》。

  三年级有一个以家庭为主题的单元,但那一单元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亲情为主。本册教材在此基础上设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引导学生从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亲情向家庭的内在深处进发,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另外,五年级学生已经可以从家庭、社区、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开始对公共生活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参与意识,所以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我的权利和责任”以直接的公民教育为基本主题,这里所探索的公民教育,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范式,教育学生既要有权利意识,也要有义务观念。而第三、四单元则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呈现历史细节,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引导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

  下册

  1。认清思品课教学的基本结构

  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当前思品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但要注意:千万不可忽视激发情感和磨炼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上课就会枯燥无味。

  2。把准教学重点一般说来,知和行是思品课教学的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思品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品课的教学重点则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品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3。创造性使用教材

  使用思品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思品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品课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课教学重在归纳道德观点的基本要求。

  4。把住延伸的度

  不同的道德观点,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思品课教学要保证一课一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把住延伸的度,不宜无限扩展。

  把住延伸的度,指的是有时可以自然延伸,比如:和好书交朋友,可以自然延伸到和好报交朋友;从小要敬爱父母,可以自然延伸到长大后有责任供养年老的父母。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决不能无限扩展。比如:从小学好各门功课就不宜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扩展;热心为集体服务就不宜向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扩展。

  5。学生的思维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思品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无论用什么教法或先进的教育技术,一切教育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内心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没有思维参与为基础,其它的参与都是假象。

  怎样让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思品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我们在此只强调两点:一是要遵循儿童思维训练的基本规律,即“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其它学科相比较,思品课教学有其它学科所不及的优势,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化整体为部分,并部分为整体,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将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比较,这是思品课教学的重头戏,从个别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再概括成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让学生明理;二是要努力创设思维训练的情境,一个精心的设问,一个及时的鼓励,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板书等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它本来就是思品课训练内容之一,思品课教师要练就这身硬功夫。

  【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26  2月26日上课

  2 3.1~3.5 第1课 父母的难处(2课时)

  3 3.8~3.12 第2课 家里的烦人事(2课时)

  4 3.15~3.19 第3课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2课时)

  5 3.22~3.26 第4课 我是独生女(子)(2课时)

  6 3.29~4.2 第5课 我来做市长 (2课时)

  7 4.5~4.9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1课时) 清明节放假

  8 4.12~4.16 第6课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1课时)

  第7课 法律护我成长(1课时)

  9 4.19~4.23 第7课 法律护我成长(1课时)

  10 4.26~4.30  期中考试

  11 5.3~5.7 第8课 鸦片的背后(1课时) 国际劳动节

  放假

  12 5.10~5.14 第8课 鸦片的背后(1课时)

  第9课 中山陵前(1课时)

  13 5.17~5.21 第9课 中山陵前(1课时)

  第10课 南湖游船(1课时)

  14 5.24~5.28 第10课 南湖游船(1课时)

  第11课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1课时)

  15 5.17~5.23 第11课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1课时)

  第12课 筑起血肉长城(1课时)

  16 5.31~6.4 第12课 筑起血肉长城(1课时)

  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课时)

  17 6.14~6.18 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课时) 端午节放假

  18 6.21~6.25 复习考查 期终考试

  注:括号内数字为课时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下一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