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突破传统、让学生主动欣赏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欣赏在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的同时,它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通过音乐欣赏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感知、理解和想象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好的道德熏陶。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记”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受师生的欢迎,同时也制约着音乐欣赏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甚者,在教学中常常使我们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这就好比一出戏,导演煞费苦心地说戏,可演员无动于衷。

到底怎样才能算是一堂高质量的音乐欣赏课?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有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因此诱发、培养并稳定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是音乐教师上好音乐欣赏课的首要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上好高中生的第一堂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在高一新生的第一堂音乐欣赏课上可抛开课本,通过问题设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知道: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它与我们同呼吸并伴随我们的终生。设计问题:①你一天当中哪些时候有音乐陪伴?(起床、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看电视或电影等);②你参加过的集体活动中,哪些场合少不了音乐?(升旗、运动会、文娱活动、颁奖仪式等);③音乐突然消失,世界将会怎样?(升旗仪式不再庄严,运动员步伐不再整齐,电视、电影将成为哑剧等。)

其次,让学生懂得:开设音乐欣赏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设计问题:你最喜欢的音乐作品是什么?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或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喜欢某某歌星的流行歌曲,可对那些流行歌曲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却说不上来。此时可因势利导,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健康的音乐可以净化、美化人的心灵,使人奋发向上。而有些高中生老听一些宣传“灰色”人生的流行歌曲,其实这类歌曲往往会使人变得颓废,对形成科学的人生观的有害无益。所以要为学生介绍一些中外著名的优秀音乐作品,且在课本上又能找得到。这样就给他们有兴趣欣赏音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 作为教师不要一味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而忽略培养学生的欣赏习惯;更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征,切忌把自己认为最完美的理解“灌”给学生,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把整个课堂占为己有;与其你滔滔不绝、口沫横飞、头头是道、如痴如醉地“演讲”,不如让学生静静地倾听音乐。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而且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字,教师和学生都要进入倾听状态,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在听音乐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听;或指出在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三、教师讲解精炼,要富于启发性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对欣赏作品进行听觉感受后,去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即由官能欣赏进入情感欣赏。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还有些幼稚,并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鉴别能力。这时需教师作些必要的讲解,但讲解一定要富于启发性而不能是灌输式的;且少而精。如上《二泉映月》时,教师只作简单导入: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曲子,这个作品曾经被国外的一家杂志社评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以激起学生兴趣,接着便让学生听,之后让学生说说音乐特点以及各自的感受。有的同学说这首作品情绪悲伤、凄凉,犹如描绘旧社会受日寇侵略的村落场面;有的说作品让自己想起不高兴的往事;也有的说像一个饱经风霜和挫折的老人在述说他的悲惨遭遇。这样教师无需步步传授,而学生也能体验和感悟到作品的基本内涵。最后,教师再对作品的背景、作曲家情况作简单介绍,即可完成教学。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开丰富的艺术联想

要真正上好音乐欣赏课,仅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不离开音乐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才能,才能使音乐欣赏课“活”起来。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引路人的角色,通过抒情的语调和优美的语言描述乐曲的意境,为学生营造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同时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回归,让他们对音乐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引子时,长笛吹出恬淡而美妙的旋律,教师不要忙于说出作家的意图,而是让学生去感受。有的学生以为描绘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而有的学生则以为是在夏天的原野上鲜花盛开、小桥流水、蝴蝶飞舞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该做出判断谁对谁错,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见解也就不同了。对于这些不同的见解,我认为都是正确的,因为音乐是艺术,艺术就是留给感受者想象的空间;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他们的感受和想象在音乐的熏陶中尽情地、自由地驰骋。

五、音乐欣赏课要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音乐欣赏课并不是一堂单纯的音乐课,它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不同历史时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就可以联系学生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音乐与文学是相互渗透的,音乐与美术更是不可分的姊妹艺,所以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要作更广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这样才能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分析与理解。

记得曾经有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只有让学生主动地欣赏音乐,自觉地把音乐作为自己终身的需要,这样才能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让他们成为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社会责任感、素质全面的现代型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推荐]声乐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浅议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语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