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唐氏综合症儿童体验式音乐学习的教法研究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张雪

  摘要

  音乐给予人们无数的功用,对人的情绪、新陈代谢、能量、血压、呼吸及脉搏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的音高、强弱、节奏、音色会影响心理、生理的节律,它是一种声波振动,这种振动如果和细胞同时产生共振,那就像声波在轻轻地按摩着细胞,人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快感。对于正常人如此,对于“唐宝宝”来说,音乐具有同样的力量。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了听力障碍、言语生成障碍和语言知识贫乏等因素均会对唐氏综合征儿童的音乐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无法根治的。本次研究旨在将唐氏综合症儿童体验式音乐学习教法的研究本土化,对我国唐氏综合征儿童的体验式音乐学习教法进行探讨。本文将从分析研究背景出发,对实验研究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寻找更适合“唐宝宝”音乐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唐氏综合症儿童寻找更适合他们的音乐学习方法。正如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居塞比?威尔第所说“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

  关键词: 唐氏综合症、体验式音乐学习教法

  “唐宝宝”学音乐

  ——唐氏综合症儿童体验式音乐学习的教法研究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张雪

  音乐是一种人类都能理解、不需翻译便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世界语”,它属于全人类,同样属于弱势群体。在特殊领域中,好的音乐教育能使智障儿童有较多的感动,一旦进入音乐作品后,他们也能产生音乐内化,唤起共鸣,最后达到外化,情感和智力得到发展。音乐教育是智障儿童成长的重要内容,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 研究背景:

  (一)什么是唐氏综合症?

  唐氏综合症最早叫蒙古症(Mongolism)或者蒙古痴呆症(mongolianidiocy),现在一般称为21-三体综合症,国内又称为先天愚型,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唐氏综合症1866年由英国医生唐?约翰?朗顿(JohnLangdonDown)在学会首次发表了这一病症。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的染色体缺陷造成的疾病。1965年,WHO将这一病症正式定名为“唐氏综合症”。它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二)唐氏综合症的特征:

  1.智力低下:多数是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年龄从1岁增长至10岁,其平均智商(IQ)则从58下降至40以下。

  2. 外貌特殊:双眼距宽,两眼外角上斜,内眦赘皮,耳位低,鼻梁低,舌体宽厚,口常半张或舌伸出口外,舌面沟裂深而多, 40%患儿有通贯掌。

  3.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95%有发音缺陷、口齿含糊不清、口吃、声音低哑;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4. 行为障碍: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可进行简单的劳动,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破坏攻击行为,某些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姿势。

  5.生长发育障碍: 80%的患儿肌张力普遍低下。

  6. 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在出生后的运动功能与正常同龄儿随年龄增长差别增大。先天愚型患者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9世纪中期,国外就有利用音乐教育来促进智障儿童的语言、行为和沟通能了发展的机构,并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国际上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但在我国却是比较薄弱的一环,我国的智障儿童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治安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建立智障儿童辅导班和教育班。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的治理不常、矫治的可能性与其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小,补偿的作用就越大。若能不失时机地从小开始,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是有可能的。

  二、实验研究及分析:

  都说天下“唐宝宝”是一家,他们长着相似的相貌。当我第一次走进培智学校,看到满校园的智障的孩子时,我所受到的冲击却是前所未有的。看着这些孩子,他们的可爱和热情让我无法拒绝。看着他们纯真无邪的笑脸,想到他们身后的一个个家庭,我一度无法释怀。逐渐地我体会到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运用提前干预的手段,弱化他们成年后的特殊性;就是要让这些有所“不同”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尽可能“走进”身边的社区,担当起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社会角色,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最大程度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音乐教学在智障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地位。

  (一)从生活出发认识1、3、5——《小手叠叠叠、小手哆唻咪》。

  在执教《小手叠叠叠、小手哆唻咪》过程中,教师将音符do、mi、sol与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图片展示很多个1,让学生自己发现“多”,教师趁势教唱do。认识mi时是将音符3与猫咪的图片结合,以遍学生加深对3的印象,然后唱mi。 so也用类似的办法,这种识别方式贴近他们的生活体验,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学生很快掌握,并且很有成就感。有学者曾指出:所有的人一出生就伴有能力发展的动力,尽管它最初不是依靠外部的强化,但快乐的感觉会强化接近成功的程度。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在某项任务中获得成功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愉快的反映,这种愉快的感觉可以促使他去寻求更新更好的技能。教师在备课及上课的过程中抓住了唐氏儿童的特点,仔细研究了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体验式的直观教学法,最简单、也最贴近这些特殊的孩子,让孩子轻轻松松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二)以游戏形式进行节奏训练——《大鼓和小鼓》。

  音乐的本质之一就是娱乐,所以在西方各种语言中,把弹钢琴、拉小提琴等,都一概称之为“玩”乐器或者“玩”音乐(英语:play;德语:spielen;法语:jouer)。这样的观点和态度决不意味着对音乐和演奏的轻视,而相反是一种对其本质的揭示。早再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音乐不可忽视的就是它的娱乐性”。在执教《大鼓和小鼓》过程中,教师没有一味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模仿、动手一系列体验过程来掌握节奏,学生在“玩”中学,在体验中掌握。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唐氏综合症儿童表现出比其他类型智障儿童更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音乐天赋。他们能比较主动的在游戏中感知节奏的变化、重复,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演奏。

  (三)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舞蹈《井冈山下种南瓜》。

  婴儿从什么也不会到学会,主要靠的就是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这足以说明模仿的重要性。模仿的学习方式有其直接、自然的一面,但也有其很大的局限性,模仿有碍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但是对于这些特殊孩子而言,模仿是必要的。在进行舞蹈《井冈山下种南瓜》编排时,教师考虑到唐氏综合症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特点,尽量降低动作的难度,以简单、易学又可爱的动作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做的是让学生聆听音乐,并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融入情境进行模仿,虽然是简单的模仿,但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因为通过实践,他们体验到了音乐表演给她们的乐趣。奥尔夫曾经说过,要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学生迈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步,当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到了音乐给他们的快乐,便由此喜欢上了音乐课,喜欢用音乐表现自己感受到的快乐。

  三、研究结果:

  英国18世纪的传记达人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研究让我看到了体验式音乐学习给这些智障孩子带来的改变。教学中,经常是一次单纯的体验就能打开纯洁的心龄通向音乐。从单纯的知道数字1、2、3、4、5到会认do、re、mi、fa、sol;从被动的聆听到快乐的随着音乐打节奏;从被动的参与音乐活动,到主动并快乐的参与……孩子喜欢上了音乐课、爱上了音乐,也因此特别喜欢我们这些志愿者老师。这更让我确信了体验式音乐学习教法的优越性及可操作性。这更坚定了我致力于唐氏综合症儿童体验式音乐学习的教法研究的信心。法国诗人吕凯特说:“不论你对于自己说来如何巨大,你在整体面前却是渺小的;可是作为整体的一个环节,你作为最小的也是重要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唐宝宝,为更多智障儿童能有更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因为音乐属于全人类,同样属于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 廖乃雄。音乐教学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2005-7.40~48

  [2] 【匈】爱尔佐波特?索妮。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 ,2009-9

  [3] 廖乃雄。论音乐教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 ,2010-3.499~508

  [4]张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C] ,2009-11.53~6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个性的培养——在音乐课中发展学生的个    下一篇:小学舞蹈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