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音乐导入)这首歌是中国共青团团歌,共青团的建立与五四运动有着关系,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在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来纪念五四运动,5月4日,全国各地青年组织各种活动,纪念五四青年节98年。 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五四运动在我们中国到底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五四运动》。 一、走进五四运动的起因 1.导火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入材料,并提问) 五四运动激昂的民意,那种认为“中国就要亡”的危机感,其实不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处境真到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日本已经改变了当初的强硬政策,开始怀柔,即便对的权益,至少在口头上,也说今后要还给中国……但是,此时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界,却是受挫折感最强的时刻……按照美国学者格尔的说法,运动爆发之际,属“相对剥夺感”最强烈的时刻,因此,最容易产生反抗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二十一条带给中国人的国耻的一种延后的爆发。        ——鸣《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1、“对的权益”指什么事件? 巴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为什么“二十一条”带给国人国耻?它是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教师: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和会。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和会的期,也是鸦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4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3    下一篇: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