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过程与法】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分组发言的式进行教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849年,著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生命实践了他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无独有偶,1919年,在巴和会上祖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在古老的东大地,也同样涌现出了一批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热血青年,他们共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那么,这场运动究竟是怎样爆发并发展起来的呢?又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 二、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作战,派出20万华工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一战结束后,中国也以战胜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巴和会。当时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北洋政府派出了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教师展示图片《巴和会会场》,提出问题:满怀希望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目标实现了吗? 学生回答:要求: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结果:没有实现。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60页文字,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要求、主力和斗争形式是什么?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要求主力斗争形式1919年5月4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学生示威游行3.师生探究:“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具有什么性质?师生总结:“外争主权”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内除国贼”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以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因此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9
上一篇: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8    下一篇: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