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课件三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3课 古代印度 时间: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公元前2300一前1750年。  代表: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是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摩亨佐·达是古印度哈拉帕文化遗迹之一,位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帕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其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帕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万,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可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但与其他哈拉帕文化遗迹一样,该遗址毁灭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古印度文明最古老的遗迹之一—摩享佐·达摩亨佐·达城遗址图种姓制度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2000一前1600年间,印欧人中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了印度,建立了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社会度都括哪些等级?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门,即僧侣贵族,主要充祭司;第二等级是代表军事和行政贵族的刹帝利,即武土,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多为非雅利安人,地位低下。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掌管祭祀种姓制度等级示意图◆◆◆◆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为主1从事宗教事务2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34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44婆门吠舍刹帝利首陀印度「贱民」现在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印度贱民还是比较安现状的。如果父辈是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如果父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卖茶水家庭的莫迪,凭借自己天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绝大多数贱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佛教的创立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陀说法 佛陀坐像4.教义:   反对种姓制度,得到国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5.结果:   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之后被印度教所取代。佛说: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基本教义:“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佛教传播与阿育  阿育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朝的第三代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课件三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印度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