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导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水调歌头【学习目标】1.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2.能够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3.培养自己朗读和联想、想象。通过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4.树立积极、健、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重难点】1.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2.树立积极、健、乐观的人生态度。【文学识介绍】1.有关词的知识词牌: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小序:是交待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2.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是北宋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比喻,在艺术表现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3.文题背景: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学习过程】一、知识1.识记字音:宫阙()楼()绮户()婵()不胜寒( )丙辰()2.理解词义:把:_____________无眠:_____________不胜寒:_____________似:_____________绮户:_____________婵:_____________3.写出三句描写“月”的古诗词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整体感知1.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导学案
上一篇:第13课《诗词三首》导学案    下一篇: 诗词三首导学案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