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短诗五首 (第一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3 短诗五首第 一 单 元第一月 夜尹默1.有感情地朗读《月亮》,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2.体会诗歌描绘的月夜图景,理解诗歌的主旨。尹默(1883—1971),原名默,兴(今湖州兴区)人,诗人、书法家。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他的诗语言质朴,倾向写实和白描,含有人道主义精神。  《月夜》写1917年,当时的中国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月夜”一样。这是中国新诗运动中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诗作。1918年1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发表了尹默的三首诗,即《鸽子》《人力车夫》和《月夜》。后来,他的《月夜》和《三弦》一直是人们称道的好诗。白情说,“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的美德的是尹默的《月夜》”,并认为此诗“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足见它一开始发表,就引起了诗界的注意。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这首诗写霜风、月光、高树和“我”,描绘了一幅冬日月夜图:霜风呼啸,月光朗照,霜风寒月的冬夜里,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主旨:这首诗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这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的精神,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红墓畔口占戴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感悟诗人孤独寂寞的情 思。戴望(1905—1950),原名戴梦欧,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其《雨巷》一时传诵一时,因此有“雨巷诗人”的美誉。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草》《望诗稿》《灾难的岁月》等。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1940年1月,戴望和红在香港首次见面,却一见如故。而在此之前,红已应戴望的约稿。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是经戴望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1942年1月,红病逝香港。当年11月,戴望和好友一起拜谒红墓,“口占”初稿即在此时吟就。这是戴望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红的怀念。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这两个词

 

短诗五首 (第一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课件
上一篇: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五首教学课件    下一篇: 短诗五首课件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