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19课 北政治和北民族大交融课型新授序号上间课标与教材分析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通过北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核心概念:理解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淝水之战、北孝文帝改革、北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块内容通过前秦和北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及结果,突显出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222 年,、蜀、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80 年,西晋短暂统一。316 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南先后历经东晋和南朝时期。北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东汉、晋时期,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本民族旧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如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境内充满民族矛盾。北统一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地区民族大交融。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立本课的难点如下::北孝文帝的改革措、北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学情分析(一)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知识:9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2、知识: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3、难点知识:7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七年级学生由开始接触历史,对历史充满兴趣,对历史知识有无限的探索欲望。但是知识层次和理解都不强,分析问题的深度还不够。因此,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搜集教材相关历史知识,储备必要的背景知识,进而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3)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括北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过程与法:通过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5
上一篇: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18    下一篇: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