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9课  北政治和北民族大交融【课标要求】通过北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学习目标】1.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2. 熟记北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3.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4.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学习】 北孝文帝改革的措。【学习难点】 理解北民族大融合与北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自主探究】一、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二、北孝文帝改革1.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拓跋部崛起,建立北。439年,北统一北,结束十六国以来北的分裂割据局面。2. 简述北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措和影响。  背景:①北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②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已与汉族无明显区别;③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习俗,治理好北困难重重。  主要措:①494年,北孝文帝迁都洛阳,并迁移百万北各族到中原;②规定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③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④改鲜卑姓为汉姓;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影响:北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实力。三、北地区的民族交融1. 简述晋南北朝时期北出现民族交融的背景、表现及其影响。  背景:①晋以来,内迁各族与汉族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相互学习;②十六国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式,实行主专制制度,有利推动民族交融;③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在总体上表现为民族隔阂趋消解,民族关系趋缓和。因此,到北朝后期,北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局面。  表现:各民族在经济上交往密切,文化上交流日益频繁,汉语成为北主要的通用语言;尤其是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影响:北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2.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主要的通用语言。【探究学习和培养】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之先出皇帝,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部编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案9    下一篇: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习导学案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