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同步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单元第4课  灯笼知识积累字音字形斡旋(wò)   争讼(sòng)   怅惘(wǎng)   然(xī)静穆(mù)   锵(qiāng)然   思慕(mù)    暖融融(róng)褪色(tuì)    燎原(liáo)    领域(yù)    马前卒(zú)词语释义神龛:旧时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阁子。应差:被派遣去做事情。争讼:因争论而诉讼。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彻夜:整夜。锵然:形容金宝珠等声音清脆。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作者简介伯箫(1906-1982),原名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伯箫毕生倾注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 《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 版了《伯箫选集》。内容主旨《灯笼》以散文的笔法书写了作者关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面表达了灯笼对个人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情感丰富。结构图示应差去接祖父在村里上灯学村头挂红灯灯笼    元宵节看花灯回忆族姊远嫁纱灯描宋体字联想宫灯意蕴将军挑灯看剑难点1.本文用散文笔法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种种场景,想一想,在这些回忆和联想里,曾经寄寓着作者哪些情思?往事历历,在作者笔下,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家国情思……一一自然流淌出来,意蕴丰厚,耐人寻味。2.文章最后说“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又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联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同甫壮词以寄之》一词想一想,文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中提到的霍骠、汉将广、朝裴公都是古代抗击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名将,作者借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诗词的意境来表达对柱国功臣的敬仰,也表达自己渴望祖国富强统一,和平安定的心愿。“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一句则表达了自己不计名利,甘愿为祖国 无私奉献的美好心愿。对接一、积累运用1.《灯笼》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伯箫,原名___________,莱芜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2.(2018·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w…)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shù)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B.自从远离乡井为 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zhēn)扎(zhā)之后,像这样慈母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同步练习
上一篇:第4课《灯笼》练习    下一篇: 《灯笼》ppt课件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