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PPT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4课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拾遗、工部,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工部集》,与白并称“”,甫生活在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解题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变化。   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甫弃官到秦州(今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成县)到了。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八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深感忧思,是写下了这首诗。背景材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怒号(háo)  布衾(qīn) 大庇(bì)   突兀(wù) 字注音(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2)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写景记事的三个场面和直抒胸臆的大意。整体感知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屋漏秋雨  期盼广厦写景记事直抒胸臆(3)本诗第一节在对天灾进行客观描写的过程中注入诗人种情感?茅屋骤破,内心痛苦(4)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叹息自己遭受天灾人欺;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叹息……(5)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凄苦情境?表现了诗人湿冷难眠、痛苦难挨的情境;还反映出“‘安史之乱’ 是更深重的人祸”。(6)本诗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诗人种精神境界?忧国忧民(7)在这首诗的前三节和最后一节中诗人的情感及其表达有什么联系和变化?情感逐渐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扩大到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由含蓄压抑到大声疾呼。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群童抱茅  无可奈破屋漏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PPT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人教)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