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1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有感情的诵读、准确的背诵全诗。过程与法: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由此进入情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样,既感悟了诗歌的深沉情感,朗读也会呈螺旋上升之势。抓住关键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的含义。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分析诗歌主题,就要善对文本提出问题,边读边想边问边讨论,问题意识就能培养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有感情的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安排】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历程的录象片后,教师设疑:你所知道的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爱国的名人,有哪些表现爱国主题的诗篇?比一比,谁说得多?2.导入: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到《楚辞》登程,从屈原到文天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诸多爱国诗人,他们在诗歌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关联。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的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感。(二)自渎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1952年出生省彰州市市码镇。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闽西太拔,后调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2.追溯背景这首诗发表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3.相关知识:关朦胧诗——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涵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顾城。4.整体感知、梳理结构(1)教师范读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生活动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及诗人的感情变化:,听的过程中,同时能够纠正自己的读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16
上一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集体备课教案    下一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