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下册

《青春有格》说课稿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青春有格》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的确立《青春有格》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最后一框内容,是引导学生把对青春的关注从身体、心理上升到精神层面,是本单元的升华与提高。本框题设计立意在于让学生在青春探索、自我证明的道路上,既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又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因此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律、慎独意识。(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三)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二、教学内容的分析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中的第二框题《青春有格》。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二、教学内容的分析重难点分析青春是青少年迸发活力、努力想证明自己的阶段,但是只有正确释放青春活力,才能感受到青春的美好。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值得鼓励和弘扬的,哪些又应该是青少年行为的底线?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的时代,如何澄清青少年对西方外来文化的片面理解进而正确引导青少年坚守和弘扬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古今中外不同的事例背后蕴含的共同道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因此,把本框的重点和难点都设立为:在青春探索中树立“行己有耻”的底线意识和“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三、学情分析(一)青春的力量在青少年的身体里生发,促使他们渴望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如果青春的能量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和转化,年轻气盛的青少年就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二)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的问题,而青少年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最容易受到影响,出现价值混乱等问题。(三)需要帮助青少年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引导青少年增强底线意识和格调精神,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转化为成长的正能量,使青春无悔。四、教学设计过程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框题的教学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行己有耻。列举身边的诸多小事,思考这些小事出格吗?这些看起来的小事真的“小”吗?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小事中,表现自己的精神面貌呢?环节二:止于至善。通过黑人民权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法律规则不完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是否有了法律规则,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环节三:青春有格。通过对“格”字的再解读,总结青春有格的内涵。(一)环节一行己有耻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判断、分析身边的现象是否出格”。首先,给学生出示书法图片“格”字,让学生对“格”有初步的印象和思考;然后,通过播放视频案例,让学生讨论、思考游客在旅游景区带走一小块儿烂木头是否出格并给出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对什么是“格”能够结合案例有更具体的认识。在针对视频中游客行为是否出格的讨论中,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可能会不唯一,有人认为出格,有人认为不出格。但我们要把自律道德的内涵点明:即使所有人都出“格”你会不会选择也出“格”?即使周围世界不如你想象的美好,会不会影响你选择让自己更买好?为了更好地澄清“格”的内涵,针对以上的“评价任务”,在反馈指导环节设计了以下两个内容:1.为何留学生在德国逃票被抓3次后难找工作的故事分析;2.列举身边的类似现象(比如在教室里拍球、就餐后不收拾餐具、地铁扶手上挂衣服),思考这些案例是否出格?这些事情是否真的很“小”。“反馈指导”部分是对“评价任务”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澄清,也是将思考和结论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使学生通过重新审视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事,体会“格”的具体要求,同时知道很多看似的“小”事并不小,它关乎生命健康、公私界限等行为底线,在这些事情上,青少年应该有所不为,行己有耻。(二)环节二:止于至善在留学生的案例中,德国面试官曾经提到了规则存在漏洞的问题。社会生活中,规定社会成员行为底线的规则是法律,可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则制度都不可能保证十全十美,制度自身的漏洞包括随着社会发展带来问题需要规则的调整等,是各国都面临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思考问题:①法律规则不完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②是否有了法律规则,就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针对以上的“评价任务”,在反馈指导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1.《自由在高处》经典文段解读与思考;2.找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道德传统。学者熊培云在他的著作《自由在高处》中曾经有这样一段文字来表达他对规则不完善时个人可以做些什么的思考,文章是这样说的:“我时常听人感叹中国没有华盛顿,其实没有又如何?过去没有不意味着将来没有。别人不做不意味着你不能做。就算你做不了华盛顿,你还可以做马丁·路德·金。做不了马丁·路德·金,你还可以做罗莎·帕克斯。”

 

《青春有格》说课稿4
上一篇:《集体生活邀请我》说课课件二    下一篇: 《青春萌动》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