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①分析济南冬天的特点②学习具体的描写技巧重难点:①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②理清贯穿全文的线索,感受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知识点1:海底捞针:字音字形1、生字词济南(jǐ)伦敦(dūn)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看护(kān)着落(zhuó)着急(zháo)多音字人才济济看护着急单独济看着看着单救济看见着陆单县形近字镶嵌唤醒妙处澄澈土壤交换抄袭橙子攘除焕发炒菜瞠目结舌重点词响晴:晴朗无云安适:安静而舒适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文中指温和,合人心意境界:事物多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澄清:①清亮;②比喻肃清混乱的局面;③弄清楚秀气:①清秀;②文雅;③小巧灵便知识点2:化茧成蝶: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知识点3:蚌里取珠(重难点)1,线索:贯穿全文的脉络,感知文章的重要途径2,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3,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4,烘托: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5,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例题:1,线索:温晴2,铺垫: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是个宝地。3,虚实结合:真得,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干啥还希望别的呢?4,烘托: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5,对比:济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的冬天6,拟人: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着:“你们放心,这儿准保暖和。”;7,比喻: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课文解析:暖色(同北平比)明色(同伦敦比)济南的冬天温色(同热带比)济南的冬天山围绕的城:小摇篮山上:看护妇温晴宝地小雪后的山山坡:花衣冬天的济南山腰:害羞城外的村庄:小水墨画冬天的水、山水绿:不结冰天清:蓝水晶探究:作者为什么用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的气候做对比?突出济南的特点:没有浓雾、没有烈日以及“温晴”的特点第二段中“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可以换成“这就是个理想的境界。”吗?为什么?不能,这表示商量,询问意见,给人亲切感,不能换。在作者的眼中,济南是个理想的境界,那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理想的境界的呢?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相结合第四段中,作者使用了什么顺序小雪后的山景?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从高到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进一步从纵深感角度说明济南的美。作业:预习《古诗四首》一遍过习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下一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