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过程和方法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学会修改习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揭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准确用语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会并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准确用语说明学校一角的景致。【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3.问答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校花园。在上一讲中,我们学会介绍一处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之后要求大家就学校花园写一个说明片段,在同学们的习作中,老师已经看到同学们学会运用一定的顺序,但好的说明文仅仅有一定的顺序就够了吗?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呈现学校花园,结合学生的说明文习作,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进入下一环节。学以致用,引入新课今天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用学到的方法来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设计意图:——出示要求,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新课,体会园林之美。整体感知,分析结构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征。(黄金法则)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园林的总设计师都讲究些什么呢?出示要求,小组讨论(大屏幕)找出各段中心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2)体会各段中心句与总特征之间的关系。(3)在小组内研究文章的结构。设计意图:——中心句可以概括本段的内容,也可以代表本段的地位和作用,而由中心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出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出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精读课文、重点感知1.思考问题:叶圣陶先生如何把苏州园林的景致介绍的清楚、生动的?2.以第4自然段为例,教师指导讲解,品味作者是如何从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语言使说明对象变得清楚生动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理解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语言可以使说明对象清楚生动。(1)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2)找到写作对象;(3)说明结构:要求学生说出总写的部分和分写的部分各是什么?(4)举出具体例子,分析说明方法。引资料: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如画的一景。(分析使用的好处)摹状貌:池沼或者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强调摹状貌的定义:将描写加入到说明文中)分类别:假山和池沼(提问:分开的好处是什么?)举例子: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沟壑,才能是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提问:说明举例子的好处。)说明语言:准确性(“艺术”和“技术”的区别,“大多”、“往往”的用法)3.出书图片:假山和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池沼的安排、园林中的各种桥、鱼戏莲叶间。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进一步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美。,4.小结: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第4自然段学到的知识点。(1)说明结构:总分结构(2)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摹状貌引资料(3)说明结构:总——分(4)说明语言:准确性四、学生探究及展示1.小组合作探索:请各小组在3--9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仿照老师对第四自然段的讲解,讨论:该自然段是如何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求:(1)大声朗读选择的自然段;(2)仿照第四自然段分析;(3)准备小组展示。展示探究成果:(两组学生的讨论结果)(1)读课文,每组展示的同学要求1—6组,每组读一句,完成所选段落的诵读;(2)同学之间互问互答,说出本段的中心句;从而分析出说明结构;(3)邀请小组代表,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小组同学配合完成任务。总结说明方法的作用:分类别:把说明对象组织的条理井然、眉目清楚;作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引古诗、谚语、俗语)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趣味性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摹状貌:便于把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布置作业文人郭小川说:“生活就像一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就不会这么可口。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能够让我们品读到苏州园林中各处景致的特点。我们应该学会并且运用这样的方法。因此,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修改自己习作使其清楚、生动。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2
上一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0    下一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