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问题学案及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年级下册《苏州园林》问题案班级姓名座号【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学习目标】1.积累本文优美的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3.领略中国园林的图画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爱国思想,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3.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4.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文体考点】1.说明文类型:说明文可以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种。2.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3.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从概括到具体、。4.说明的方法: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口诀:别再作打下树栗(例)状图】5.说明的方法作用:说明(突出)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6.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例如:下午第八节操场上大约有100名学生。请问“大约”能否删去?】【参考答案:不能删去。(1)“大约”是表示猜测,是概数;(2)如果删去,句子就变成“下午第八节操场上有100名学生”了,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太绝对化了;(3)使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池沼()丘壑()嶙峋()()镂空()空2.解释下面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1)标本:(2)丘壑:(3)雷同:(4)嶙峋:(5)镂空:(6)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7)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8)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事宜的办法。()3.通读课文,给全文分层次,并写出段意。(提醒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4.查阅资料。(1)叶圣陶,我国现代家、语文家,原名。1923年出版的《》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问题探究】1.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来写苏州园林?2.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为什么?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能不能删掉?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6.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7.“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学生疑惑】《苏州园林》问题案答案【自主学习】1、略2、略3、第一部分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高度评价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特殊地位。第二部分②—⑨: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分三层:第三部分⑩: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写的这些,以此结束全文。附:第二部分又可可分三层:第一层②:指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第二层③—⑥:分项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第三层⑦—⑨:从另外一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美。4、(1)《稻草人》《倪焕之》(2)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问题探究】1、(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2、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3、艺术不等于技术,艺术高于技术。“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4、不能删去。(1)“往往”是通常,大多的意思,表示程度;(2)如果删去,句子就变成“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就安排桥梁”了,使表达失去了分寸,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太

 

《苏州园林》问题学案及答案
上一篇:《苏州园林》讲学稿    下一篇: 《苏州园林》预习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