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音乐 > 九年级下册

苗岭的早晨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体验,了解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以及对苗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苗族音乐的喜爱。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为主线,以对比、类比、拓展、体验、探究、创作等系列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全面的了解。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掌握乐曲的力度、速度、节奏特点,加深学生对苗族飞歌风格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力度、节奏与表达的不同情绪。2.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乐曲的审美体验。教学方法:听赏法、讨论法与探究法等相结合。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播放苗族《飞歌》的片段。2.简单介绍苗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地理环境。1.欣赏苗族民歌《飞歌》2.交流、介绍苗族音乐、舞蹈、生活习俗。1.了解苗族的风俗和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初步感受苗族飞歌的特点,为进一步欣赏乐曲作铺垫。二、完整欣赏乐曲1.介绍乐器与作品出处:乐曲由白诚仁创作,陈刚改编2、2.设问、提示欣赏3、提问:(1)在乐曲的哪些部分能找到“飞歌”的影子?(2)乐曲在发展过程中,力度、速度等方面有什么变化?(3)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画面?3.引导学生交流听了这首乐曲的感受。1.了解作品的出处2.带着问题欣赏乐曲3.学生交流听了这首乐曲的感受。4.请同学谈谈两个问题:(1)在乐曲的前面和后面(引子部分与结尾部分)能听到“飞歌”的音调。(2)乐曲在发展过程中,力度、速度等方面有什么变化?3.乐曲中有多幅画面萦绕在脑海:清晨、苗寨、山林、小鸟、歌舞、劳动……1.介绍作品相关知识。2.作品时间为3分30秒左右,初听时,完整欣赏作品能留下对作品的总体印象。3.作品从引子部分就采用了“飞歌”的音调,“飞歌”也是苗族歌曲的特色之一,体现了音乐的地域性特点。以此来作为突破口,展开对作品的全面了解。三、分段欣赏第一部分1.分析引子部分音乐的特点。2、2.引导学生对比引子主题及苗族飞歌分析这两段音乐的共同之处。1.根据欣赏提示有目的的对引子部分音乐进行欣赏,总结引子部分的音乐特点。2.了解苗族飞歌的特色。3.讨论:这两段音乐的有什么共同之处?1.感受了解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2.与学生一起在两段音乐中找“飞歌”特征,引导他们思索“苗族飞歌”的特点第二部分1.分别播放第二部分的A、B段,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特点。2.引导学生用律动参与欣赏。1.欣赏A、B段的音乐特点及感受音乐的表现情景。2.用律动参与欣赏。1、1.通过了对比欣赏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明确音乐的特点和变化。2、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律动的方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第三部分提问:音乐的结尾部分与开头部分的音乐是否相同?表现了怎样的意境?1.思考回答问题:(1)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2)飞歌音调再次响起,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1.引导学生感受第三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音乐由近及远,在渐慢渐弱中给人结束感。四、再完整欣赏1.播放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2.鼓励会吹口哨的同学大胆地吹起来,与曲中的鸟儿竟相争鸣,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大家大胆自由地律动起来。1、1.带着对苗家人生活习俗的体验和苗族音乐知识了解,复听整曲。2.在复听乐曲时,当听到“欢快热烈”的片段时,自由律动。1、1.带着对作品的理解复听整曲,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作品。2、2.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与活动,乐曲的一部分旋律已牢记在学生的脑海,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音乐。五、拓展1.播放口笛曲《苗岭的早晨》2.播放两遍用不同乐器演奏的第二乐段的第一主旋律,听辨:哪段音乐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1.欣赏口笛曲《苗岭的早晨》2.通过对比不同乐器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首。3.听辨音乐片段:哪段音乐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1.采用比较法感受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特点,2.通过听辨音乐,检查学生分辨小提琴与口笛音色上的能力。六、总结教师小结谈这节课的收获师生共同发言结束课程,让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苗岭的早晨教案
上一篇: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三    下一篇: 苗岭的早晨教案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