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长屋王(日本)“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唐与日本的往来第一篇章《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日本共向唐朝派遣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遣唐使的官员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其余成员有水手、工匠、留学生、留学僧等,人数为250人左右至500人不等,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持续时间长使团规模大出使次数多《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空海(弘法大师)渡海入唐的情形。阿倍仲麻吕(晁衡)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官八省制(日本)三省六部制(唐)唐招提寺(日本奈良)五台山佛光寺(中国山西)ベッドの前の月の光は、疑问は地上の霜で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日本的和同开珎(始铸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bǎo,同“宝”,是繁体字“寳”的异体字;一说同“珍”鉴真(688-763)鉴真(688-763)唐天宝元年(742)时,日本的留学僧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鉴真去日传戒,为日本信徒授戒。鉴真:“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祥彦:“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东渡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官府阻止,将日本留学僧荣睿投入大牢。弟子好心阻拦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搭乘日本遣唐使回国的船,历时月余,终达日本。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鉴真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鉴真带去很多医书,还凭嗅觉鉴定药物,帮助日本医师治疗疑难病症,介绍了很多中国的医药知识。鉴真还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鉴真带到日本的二王真迹法帖,以及擅长王体书法的弟子,对以后日本书法界流行王书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国高僧元开于光仁天皇宝龟十年(唐代宗大历14年)撰写《唐大和上东征传》。《初谒大和上二首》之一摩腾游汉阙,僧会入吴宫。岂若真和尚,含章渡海东。禅林戒网密,慧苑觉华丰。欲织玄津路,缁门得妙工。“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玉帛遍天下,梯航归上都。”——唐玄宗《赐新罗王》“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唐与新罗的关系第二篇章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玄奘西行第三篇章“不因行苦过人表,岂得光流法界明”戈壁大漠小国林立高原雪山历经磨难,历时4年到达天竺。盗匪横行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玄奘取经回长安图》10多年后,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此后,玄奘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主持译经工作,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为中国的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1
上一篇: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0    下一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3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