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1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了解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政权的情况;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教学重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教学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还是影响来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乏感性认识,更不易理解。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了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4.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小组回答: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5.“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一般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改革行政机构:取消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分散兵权,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1)“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几方面的内容?”小组回答:“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分散兵权。”(2)“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小组回答:“这些措施意在防止大权旁落(地方威胁中央、相权威胁君权)加强君主权力”(3)明朝初年对地方和中央机构的改革有何利弊?小组回答:明朝政治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皇帝权力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简化办事流程,提髙行政效率的作用,但是造成皇帝权力过大,一旦失误,无人敢问责的现象。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1)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了一身冷汗。(2)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小组回答: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特点:只能分为八个部分。2.实行“八股取士”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有何危害?小组回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造成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四、经济的发展1.明朝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2.为什么要引进这些作物品种?小组回答:因为它们的成熟周期短、产量高。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3.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4.商品经济活跃:①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有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其中徽商、晋商最为著名。板书设计一、明朝的建立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四、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10
上一篇:七下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表格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