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首先观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理解今天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教学难点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方法寄宿制学校,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有限,所以本课以教师讲解为主。然后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待以后反馈成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有条件的话,展示视频资料【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关于节日的相关素材】新闻背景,韩国抢注了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警醒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节日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日。在祖国悠久的历史中,这些节日是怎么形成和演变的?又反映出我们民族怎样的习俗和文化观念?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学习,走进这些传统节日,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探寻这些节日的渊源。二、新课学习·问题一:你知道那些传统节日?学生回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问题二:你知道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吗?学生回答,春节(一月一日)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给学生展示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春节(一月一日)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重阳节(九月九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腊八节(腊月初八)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古达节日问题: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让学生先回答,适当表扬和鼓励。教师讲解,节日来源于古代农业活动和宗教信仰。并举例说明教师讲解:节日习俗的活动的传承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讲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清明节的时间、习俗、和起源,并以相对应古诗词,加深学生的印象。1、春节: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总结。节日时间: 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节日习俗: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帖年画、守岁、放爆竹、长辈给压岁钱。食俗:蒸年糕、包饺子。节日起源: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节日变迁:先秦时期,就有了岁时的雏形;魏晋时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唐朝时,人们除了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春节诗词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宵节时间: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习俗:猜灯谜、吃元宵、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等起源: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诗词: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清明节时间: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起源: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春秋时,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宋元时,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变迁: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唐代以前,人们主要是以寒食节为主;唐代时,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官方规定清明和寒食节一起放假,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为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祭祀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诗词: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中秋节时间: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中秋。习俗: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