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音版音乐 > 八年级上册

天路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总结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的风格特点、演唱形式以及与其地理环境、风俗特点的联系。教学重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教学难点:能够总结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的风格特点、演唱形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二、导入:1、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到一个地方。2、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3、欣赏完图片,这些画面让你感觉到了哪里?因为哪些素材让你感觉到了哪里呢?三、新课教学:(一)出示课题(二)了解“天路”的由来青藏高原上架起的天路——青藏铁路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10万大军经过5年征战,从格尔木到拉萨行程1097里,一条“堪与长城媲美”的铁路横亘“世界屋脊”,一种可与唐古拉山比高的精神耸立心间!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的“生命禁区”,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挑战生理、心理极限,努力攻克“永久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以敢于超越前人的智慧和勇气,建成了青藏铁路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三)歌曲创作背景2001年的春天,青藏铁路正在紧张的建设中,著名曲作家印青和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在藏族同胞的家里,两位词曲作家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对青藏铁路的感情深深触动,那里的人们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一位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两位词曲作家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的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的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诞生了!由著名歌唱家—韩红演唱。(四)聆听《天路》。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五)唱一唱歌曲,体会歌曲风格特点,注意演唱方式。1、《天路》里出现了哪些西藏的代表性元素?牧场、雄鹰、祥云、蓝天、藏家儿女、高岗、雪域高原、青稞酒、酥油茶等。2、歌曲的风格特点、演唱形式、情绪情感是怎样的呢?与其民族生活习惯、地理区域特点有关系吗?(1)藏族是个能干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雪域高原,那里的人民热情奔放、开朗豪爽,所以他们的民歌显得高亢、嘹亮,音域宽广,让人听后有身处高原上蓝天下,非常辽阔的印象,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当中,开阔了心胸,净化了灵魂。(2)藏族风格歌曲创作特点:A、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B、歌词上体现青藏高原素材或者藏族民族元素;C、充分汲取藏族民歌的特点,音调素材、旋法、韵味、“呀拉索”的衬腔,均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歌风格特点。D、既有藏族民歌的民族特点,又汲取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特点,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传唱广泛。(3)演唱特点A、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具有藏族民歌热烈朴实、广阔深情、高亢嘹亮的特点,演唱时首先要求声音自然流畅,模仿婉转空灵、灵活多变的声乐装饰技巧,这也是和它的民族语言分不开的。B、唱歌时,声音要明亮、抒展、自然,不能有任何堵、压、挤的感觉,气息要非常流畅。(六)欣赏歌唱视频《天路》,让学生分析演唱形式。(演唱能将歌曲风格、特点完美地融为体现)四、拓展学习:我们熟悉的歌曲中还有哪些是具有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1、《青藏高原》;2、《我要去西藏》;3、《幸福格桑花》。五、课堂总结:1、本节课,我们天籁之音合唱团跟随老师到了雪域高原,一起聆听了来自那里的天籁之音—具有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聆听歌曲并总结了歌曲的民族特点和创作特点、演唱方法;3、根据学习,对藏族音乐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可以如此美妙。六、课后作业课后找一找,你所知道的藏族民歌或具有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歌曲,听一听,唱一唱,感受歌曲的风格、情绪情感等特点。

 

天路教案
上一篇:天路教学设计    下一篇: 天路教案五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