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②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③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难点:①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②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教学工具:PPT演示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有这样一篇文章,被称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这会是怎样一篇文章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答谢中书书》。文体知识介绍。文体常识“中书”是个官名,“谢中书”,就是一个姓谢的官员。题目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诫子书都是书信的意思。南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与朱元思书》称双壁,同为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二、读准字音美1.强调重点字音:“颓”、‘“与”2.学生通过视、听觉的角度用心聆听老师范读。(演示)(要求:感受字音、感受语感、感受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3.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加以评价,老师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三、读出释词美1.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解决重点字词。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四季3晓雾将歇:消散4夕日欲颓:坠落5沉鳞竞跃:水中潜游的鱼6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提出疑问,合作答疑。/3.老师质疑,学生回答。1山川之美:的2古来共谈:一起3晓雾将歇:早晨4四时俱备:都5沉鳞竞跃:竞相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奇丽的景色三、读出内容美结合重点字词,翻译文章,做到信、达、雅。山水中包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经常谈论。高高的山峰直插云天,清清的流泉明净见底。两岸石壁上,五色缤纷交相辉映。那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晓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和百鸟的啼叫声交织成一片;夕阳即将坠落之际,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腾跃。这实在是人世间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后,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妙山水的人了。四.自读,巩固记忆。五、读出意境美1.带着美去寻找美。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角度提示:山水交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例:其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仰视,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俯视,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提示: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预设: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放眼看去,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2.带着美去升华美。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文中景色之美,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六、读出情感美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言外之意?2.资料助读一:对山水的审美古已有之,但在六朝时人看来,好游山水、善营园林的谢灵运无疑是最值得效仿的对象。他出身高门,容貌出众,可至高位而多次归隐田园、畅游山泽,这一切都使他成为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加上他长于赋诗,将自然美景引人诗歌创作,细致描摹,开创了一代诗风,堪称山水诗的宗匠。3.资料助读二: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他曾担任诸王侍读,看透了污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惟以批阅为务”,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日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七、拓展提升—心中有山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访遍祖国的名山大川,“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苦闷,寄托在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19
上一篇:短文二篇之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    下一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