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2、借鉴文章写景抒情的手法3、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2.借鉴文章写景抒情的手法教学难点: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了解苏轼1.问题导入:有一种境界叫宠辱不惊,有一个人无论是政敌当权还是同党执政,他都要有感而发,不平则鸣,一肚皮不合时宜,猜猜他是谁?2.请学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初步了解东坡性格。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感,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三.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三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四.疏通文意,解释重点词语1.学生参考注释,自主学习,疏通文意2.同位合作,交流解答疑难问题3.学生质疑,教师答疑4.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释义五.内容分析。设置以下问题组:1.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那本文中苏轼是如何描摹月色的呢?3、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六.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阅历及写作背景七.精读品味。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理解苏轼,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更多的是逆境中的乐观豁达。八.拓展延伸:引用余秋雨的评价和苏轼的《题金山自画像》,体会东坡的人格魅力和在文学上的成就。九.总结归纳文章内涵,深化认识:在顺境中不浮不骄,在逆境中泰然自若,始终拥有一颗闲心领略江山风月,他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才是更重要的财富。苏轼的人格魅力,在文学的天空熠熠生辉。十.品读积累古诗词,达成情感目标:定风波苏轼(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十一.老师寄语: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乐观豁达宠辱不惊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8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4    下一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