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教学重点】品味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吸引兴趣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却推三阻四的,还辩解到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一文,一探究竟。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释。)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四、细读课文,检查预习1、字词:卿qīng岂qǐ涉shè孰shú遂suì邪yé更gēng2、以小组为单位,向身边同学复述故事;再选出代表,为大家进行复述。五、再读课文,整体把握1、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2、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3、理清大意,逐句翻译。六、精读课文,研读赏析(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语言描写2、阅读孙权与吕蒙对话的过程:(1)孙权与吕蒙谈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劝吕蒙学习(2)孙权希望吕蒙达到的目标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孙权采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现身说法,“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1)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辞学——乃始就学——非复吴下阿蒙(积累成语: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2)这句话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4、(1)在得到鲁肃的评价后,吕蒙有怎样的表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积累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六、悟读课文,体验反思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七、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2、课外延伸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②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果孙权遇到方仲永,他会对方仲永说些什么呢?

 

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
上一篇: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名师教案    下一篇: 语文部编版孙权劝学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