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辨证性和严密性。3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二、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2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作者包含在文中深刻的思想,进而树立起一种人生责任感。教学目的: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一、导入谈话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著名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板书课题、作者)作者没有一般的谈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在“最”字上加点)二、讲授新课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2、检查预习1、注音:契(qì)约揽(lǎn)大抵(dǐ)悲天悯(mǐn)人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①不得志。失意②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整体感知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理清结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一、(1、2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4、5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研读课文(一)谈苦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贫、失意、老、死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二)论乐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古语——如释重负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文中是如何具体阐释“如释重负”,“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无入而不自”三句话的含义的呢?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可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三)担责任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曾子——任重而道远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含义: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引用名言的作用: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最后一段证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证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合作探究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案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22    下一篇: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