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形象,思考诗歌蕴含的哲理初步了解“象征”手法,并且联系实际生活使用象征手法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在人生选择面前复杂情绪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体验了解象征的意义与方法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联系生活体验,引入“路的选择”)加入周末你要去人民公园玩,那么你会选择一条怎样的路?→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性格甚至人生观。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名作《未选择的路》,看看诗人站在林间的岔路口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想一想他的选择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板书课题及作者)初读诗歌,分析形象1.诗中描绘了两条路。大家来说说这两条路各有什么特点。(提示:抓住关键词句)(1)第一条路——平坦、笔直、通畅(“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2)第二条路——人迹罕至、美丽神秘2.那么三四节中又写出了这两条路与“平常路”有何不同的特征呢?(1)没有尽头(“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2)选择的不可逆转(“难以再回返”)(3)能决定人生走向(“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可见,这并不仅仅是林中岔路,其实指的是“人生道路”。三、再读诗歌,感悟诗情1.那么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呢?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1)我从“可惜”二字中读出了诗人对不能同时去走这两条路的惋惜之情;我从“久久伫立”中读出了诗人在思考,他很矛盾、很犹豫——到底我该走哪一条路?“更诱人,更美丽”“虽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不随波逐流;他放弃了相对轻松的坦途——选择了“神秘美丽、人迹罕至”的小路,勇于探索;“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割舍之后告别的恋恋不舍“恐怕”——人生短暂,必须作出取舍的遗憾“轻声叹息”——对未曾选择的路的留恋与遗憾;对已选择的路并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叹息”——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感慨,是对于所有人的一生必定会充满的选择这种命运的缺憾的感叹,生命无法重来,人生选择的对错无从比较,对于未曾选择的路,永远只能充满遗憾与想象!这不正是他对生命的一种“质问”,充满着对生命的深度的思考么?因此,作者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慨!四.联系生活,明析哲理关于人生,你从“我”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1)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2)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3)已选择了道路,因为无法回转,就应该坚定信念,努力走好;……五、迁移拓展,了解“象征”(一)活动一:“路”何方?本诗中的“路”是“人生之路”,那么不同作家笔下,其实“路”的含义不同,请根据所发资料,说说以下句子中的“路”到底指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根据作者的目的不同,“路”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它们不同的含义。(二)活动二:生活处处皆哲思当你看到下面的词的时候,你能想到人生中的哪些方面?(仿写练习)墙窗桥风峰……我认为是(人生的某种象征),因为它(具有某种特征),我们有时/通常(如何看待/使用它),所以(对人生造成的影响)。范例:我认为墙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因为它密不透风,我们有时故意在陌生人面前竖起围墙,所以让人觉得难以接近。→知识链接:象征,借助某种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者思想情感的手法。六、课后小结,布置作业1、练习册20课相关内容2、延伸阅读:查阅资料,尝试阅读弗罗斯特的《修墙》3、写作一篇600字记叙文《抉择》,请写出自己做出某个抉择时的心情。

 

第20课《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上一篇: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下一篇: 第20课外国诗两首之未选择的路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