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课时数课题§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重点】:1、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难点】: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讲解法【教学过程】:实验室制取氧气【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让学生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加热氯酸钾固体;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观察后填空1、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色液体;2、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黑色固体粉末;3、氯酸钾是一种____色固体物质;3、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色的固体。【合作探究】: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探究(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对(1)微微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3)将纯净的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并加热,同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4)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试验编号现象原因(1)(2)(3)(4)【重点讲析】:讲析几个概念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活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然后对实验装置进行归纳。3、实验装置归纳:(1)、发生装置:固—固回执型。(2)、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活动与探究】:分析上述三个反应文字表达式有什么特点?三、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2、特点:“一变多”3、表示的通式:AB---A+B【习题巩固与提高】:1、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某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两步进行。第一步:X+Y=Z;第二步:Y+Z=M+N+X。则此反应总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2、白色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气体,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若向A物质中加入一种黑色的固体E,则A的分解速度加速,而E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制氧气时只加热氯酸钾,而不加入二氧化锰,会产生的结果是()A.不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质量少C.在较低温度下,能迅速产生氧气D.产生氧气的速度慢3、下列反应中属分解反应的是()【[教学反思】: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课时量课题§2-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与步骤。2、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3、进一步巩固氧气的性质,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重点】:1、掌握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与步骤。2、会选择并掌握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难点】:1、制取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2、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讲解法【教学过程】:四、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并归纳小结。【重点讲析】:1、化学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3、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有关问题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并塞好带导管的单孔塞。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⑤点燃酒精灯加热。⑥等气泡均匀放出后再收集。⑦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①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试管底部?③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④何时开始收集氧气?为什么?⑤为什么试验结束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才能停止加热?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4、仪器装配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上2.3制取氧气教案64    下一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教案2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