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记住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分解反应。【教学重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重难点突破】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的方式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学前准备1.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注意点:①改变包括加快或减慢;②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③催化剂也可能参加化学反应;④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⑤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的;⑥某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唯一。2.书写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4.用高锰酸钾也能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5.分解反应是:由的反应。表示方法:A+B=AB或A+B+C=ABC二、新课学习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1、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几乎无产生。2、加热上述盛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2、加热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3、在另一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3、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4、待实验3中的试管中无气泡产生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4、用过后的可重复使用,好像用不完。5、单独加热二氧化锰固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5、二氧化锰分解出氧气(填“能”或“不能”)。小结: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起作用,作剂。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文字表达式,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习任务】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了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重难点突破】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过程:第二课时一、学前准备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仪器是:。加热时应使酒精灯的焰对准试管的药品部位;试管口应倾斜,防止使试管破裂;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处;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管口应,防止。2.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用手紧握试管,若水中的导管口有,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3.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开始不能收集,因为;当气泡冒出时再收集;或用法收集氧气。4.检验氧气:用伸入试管或集气瓶中,发现,说明是氧气;验满:用靠近集气瓶部,发现,证明氧气已集满。5.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然后:防止水槽中的水,炸裂试管。6.工业上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该过程是变化。二、新课学习(1)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中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实验装置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讨论:(1)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注意事项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如何验满?(2)如何检验收集的氧气?如何放置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放后握看气泡。③装药品。④固定试管并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气体: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收集满: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外逸时)⑥先取出导管(离开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三)独立阅读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1-42页资料,完成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流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2-3制取氧气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学案3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