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金红红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善、间”等。2.欣赏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法。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教学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反复诵读,体会忌进 谏的技巧。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教学 两教学过程第一一.导入 :  朝名臣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出奇策异计。齐威就非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忌。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药”既“口”,又“利病”。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忌讽齐纳谏》。二.点出《忘讽齐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 1、《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忌讽齐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2、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明确:题目“忌讽齐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 两个面:忌讽齐,齐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相因批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忌却敢劝说齐威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明巧妙的劝谏办法。三.转入对文的学习。 (一)学习一、二的字词和句式(字词用幻灯片打出)①孰:通“熟”,仔细私:偏爱朝服衣冠:zháo:朝见②词类活用:A名作状: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③古今异义词: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今:约33.3厘米。窥:古:照今:偷偷地看寝:古:躺而不睡今:睡觉地:古:土地圆今:地点、处所④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哪个孰与:相当“与……孰”,“……与……相比,谁更”2.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4.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5.被动句:之蔽甚矣6.省略句: 与坐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份)    下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