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1学习目标 1.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助读资料 1.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2.背景介绍: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在全国铺天盖地地展开,但不久却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后,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暗中。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追求光明和理想。是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导学过程 学习内容 自主探究 【读一读】  1.利用工具书,参照课下注释,通读全诗。做到准确朗读,积累文中的词汇。  2. 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请试着读读来看。 3.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读读这首诗吗?【品一品】1.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请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品读这首诗歌,并在课文中标注出停顿和重音。 巩固 【写一写】请用硬笔或毛笔正楷完整抄写本课课文,并在班内进行展评。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2学习目标 1. 深入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能够分析想象和联想在文中的运用。(难点)3.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文。助读资料 关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客观现实。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导学过程 学习内容 自主探究 【读一读】  1.全诗共有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实写和想象是怎样巧妙联系起来的呢?2. 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象的内容及想象过程。 3. 作者为什么要把那遥远的夜空想象得那么美好?你能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同学们交流吗?【品一品】请完成下列练习,体会诗歌语言的美妙。如:诗句押韵、和谐;语气亲切;用词准确等。1.第一节中的“闪着明星”和“点着街灯”中的“闪”和“点”字,能否互换?为什么? 2.第二节句首冠以“我想”,表明了什么? 3.用“美丽”形容“街市”,有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上一篇: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下一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