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同步练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爱莲说》练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1)陶后鲜有闻 鲜:(2)濯清涟而不妖 濯:(3)亭亭净植 植:(3)可爱者甚蕃( )(4)不蔓不枝( )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  C.可爱者甚蕃 D.晋陶渊明独爱菊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人?  7.同为花中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附: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也。其真文、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香味:莲-- (                 )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  8.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10.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11.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很少 (2)洗涤 (3)树立 (3)多(4)长枝节2.C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B 5.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6.对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7.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8.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

 

《爱莲说》同步练习
上一篇:《爱莲说》专题练习    下一篇: 《爱莲说》复习练习(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