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本内容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 1 节 两种电荷做一做用摩擦的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一、两种电荷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检验物体是否带电1)构 造:2)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且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开的角度越大。 接触起电是指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通过与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从而成为带电体的现象接触起电.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1.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 原子核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2.原子结构二、原子及其结构3.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实验研究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验电器A、B金属箔的角没有变化。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AB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三、导体和绝缘体实验2: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开。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1.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2.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油和油罐的摩擦会使油和油罐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1、如果物体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什么?2、如果物体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也相互吸引说明什么?3、如果物体跟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什么?说明物体带电且带负电说明物体不带电说明物体可能不带电,也可
[ 下载地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