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能说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2.结合家乡——“荆州”这一特定地理位置,接触三国历史,分析三国时期重要人物——关羽、操的人物特征。  【难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学法指导】《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因而成为了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过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结合“荆州”的特点地理位置,结合赤壁之战,分析三国局面形成,认识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大趋势的形成。  【知识链接】“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我们的家乡——荆州,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的城池。东汉末年至三国,众多重量级别的人在这里生活并留下经典故事,现在成为荆州重要的旅游资源。那么你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景点么?结合荆州地区,关羽等历史人物的历史遗迹与现实的联系来,请同学们说说你感知的三国人物!平时的生活中会经用到与三国时期有关的词语或者歇后语,你又能说出哪些?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学习过程】  (A级)1.年代背景: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名称时间交战双实力对比结果影响官渡之战袁绍为             奠定了。操《三国》中说不足一万,最多不过三四万人赤壁之战操20余万人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了。联军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220年洛阳蜀汉221年备权建业(南京)  4.三国社会经济特点:  :重视      ,大力                          :开发江东,      发达 ,发展了       ,加强了        蜀汉:改善           ,加速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骥伏枥,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操材料二:200年,袁绍谋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三国鼎立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