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老王教学设计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老》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课题绛《老》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老》(57-59页)课型阅读鉴赏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授课教师薛课标要求一、识字写字: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累计认识用汉字600个左右。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表现力的语言;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帮助阅读。教材分析1.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阿长与》《 老》《 台阶》《卖油翁》,都是关“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但在他们身上又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2.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面把握文章。还要从开关、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老》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开头结尾很典型,对老的描写详略安排鲜明,两重叙述视角的文体特征需要突出,从老无亲无故、身体差、居住环境差的背景入手,通过车费减半送冰、不要送先生看病、临终前送香油鸡蛋三件事凸显出老的实在善。从给全车费、坚持给等行为叙说着当时当下“我”与老的交往,并通过最后结尾的追忆不安和愧怍表达一位同样遭受命运挫折却仍坚强活着的女性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知识:学生已在七年级上册接触过详略安排的文章,对理解散文行文结构及表达式上的自由度有较好理解,但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语言赏析和情感分析还不成熟。生活经验:学生普遍缺少文革背景知识了解,且与一个写作此文时70多岁的老人的人生经验和感受不对等,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尤其是体会作者情感有困难。本文要以品读细节为,还原想象当时的场景,调动学生的体验,多角度解读课文,增长扩充自己的人生经验。学习目标1.会写会读愧怍、惶恐、荒僻、滞笨、取缔等词语,并明知晓词语含义;2通过概括文章内容,说出老的不幸和善体现在哪些面;3.通过咬文嚼字(直僵僵、攥、吃惊)和情境想象细读“老送香油鸡蛋”落,理解“愧怍”的含义;4.从命运、平等、同情、人道关怀几个词中选择一两个谈感受,多角度理解作者情感,丰富人生经验评价务1.结合句做批注,学生说出老的不幸和善体现在哪些面。2.学生根据文本抓住吃惊、直僵僵等词说出感受,合理想象说出老攥后的话。3.学生能够选择1-2个关

 

老王教学设计5
上一篇:老王教学设计6    下一篇: 老王教学设计2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