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政教处范文

对后进生转化措施与办法的一点思考

所属栏目: 政教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4-08-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是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内部后进心理促成的,归结起来,后进生的形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如不良的家庭教育,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传播媒介,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歧视等。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通常表现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等特点。曾经有人调查统计发现,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后进生(包括某方面后进的学生)总共有三千多万之众。这实在是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再不予以高度重视,从长远来看,它必将成为一个难解的社会问题,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社会问题的隐患。倘若果真如此,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则难辞其咎!所以,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转化后进生已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和智能的开发为根本出发点的,而不是单纯的以培养少数尖子淘汰绝大多数为最终目的的“精英教育”。解决后进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后进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时,转化后进生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促进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功不可没。可见,后进生转化有它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那么,对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来说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办法来转化后进生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一试。
    一、分析成因,明确转化方法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后进生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原因所致。要教育转化后进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后进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后进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在做此项工作时,应先多方了解这些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背景、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家庭教育、小学或初中阶段的情况及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思想状况,不仅要听取家长的介绍,而且要倾听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冷静地分析每一个后进生成因,并将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
    二、充满爱心,营造转化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 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 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具体一点来说,教师可以在与后进生的真诚相待中把爱的信息通过诸如备课、讲课、辅导、批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奖励、委托等措施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以达到"激励"的效应。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 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有了“亲师”和“信道”,转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转化何以不成?
    三、不吝尊信,成就转化关键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相互尊重是改善一切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对待后进生,教师应当尊重他们,“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后进生在家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粗暴的训斥和打骂;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还要受到一些人的冷眼、讽刺和挖苦。因此,他们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如果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非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还将进一步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所以,在批评他们时,首先要尊重他们,再注意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育就是信任”。如果说爱是教育的前提,那么信任便是教育的开始。 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和进取意识。一般来讲,后进生会主观地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不信任他;他们想努力上进、改过自新,却既管不住自己,又怕别人讽刺、挖苦。 根据后进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充分信任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激励他们去完善和超越自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树立牢固的心理基础。此外,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简单说教,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接触、讨论中将转化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形成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这样,他们就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信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这样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今天,读着先生的箴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和信任我们的后进生?
    四、严格要求,提供转化保证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爱之愈深,责之愈严”。 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是一个教师崇高的道德情感,对学生严格要求则更能体现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后进生典型特征之一是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一种不良的行为,开始可能是偶尔出现,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就与行为人的某种需要和满足有了直接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后进生之所以屡屡犯错,不良行为习惯是关键诱因。而薄弱的意志力又往往导致他们在错误面前能说不能做,要做但又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之所以经常出现反复,原因之一就在于此。显然,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利于转化工作的进行,而要减少反复的次数就应该培养后进生坚定的意志,努力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由于后进生本身的意志力薄弱,自然就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监督。严爱相济是教育的辨证法,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严格要求为后进生的成功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五、形成合力,落实转化措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内因外,还需要外因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间形成教育的合力,落实转化措施。也就是说作为转化后进生的主阵地,学校应强化全员转化意识,形成立体化的育人人文环境。让年级组内的每一个老师都来关心帮助后进生,而不是歧视、讽刺、挖苦他们。以往在这个方面,经常出现个别任课老师歧视甚至讽刺、挖苦后进生,这就在无形中不同程度地消解了班主任在转化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延缓甚至是破坏了转化工作的进展。同时,在班级内部,班主任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帮教力量,形成师生之间的教育合力,让培养出来的学生干部来帮助和监督后进生,具体落实在学校的转化措施。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先导作用,在家庭和学校间形成教育的合力。做好后进生家长工作,让他们一起来尊重和理解后进生,从而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同时,取得家长的帮助和配合,让他们也来帮助和监督后进生落实转化的措施,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最后教师和家长要努力争取社会的支持,经常与社区和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取得联系,让他们也来帮助和关心后进生。不过,我们同时也应防止和避免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对转化工作进行的消解和破坏,力争把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为后进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三股教育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后进生的潜移默化、健康发展和成功转化。
    六、唤起自教,实现转化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老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学生更容易接受。树立起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对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多尊重和理解他们,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用尊重和理解来抚慰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逐步恢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激起他们重新生活和学习的勇气,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自律、自强,大胆地去改邪归正,避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通过自律、自强,使后进生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从而起到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目的。
    七、建立档案,积累转化经验
如果说以上六点是为眼前的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作出的努力的话,那么“建立档案,积累转化经验”则是为后进生转化工作作出的长远打算,为今后的同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档案应该这样建立:从确定转化名单一开始,班主任就要在自己所任的班级中,悄悄建立《后进生转化跟踪档案》,对每个后进生的成因、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前期表现、采取的措施和转化后的表现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做的工作都作较为详细的记载,编订成册。这样一来,留下的原始材料,既为把转化实践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供了依据,又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认为在复杂而反复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首先应该仔细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以满腔师爱为前提和基础,给予后进生以真诚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然后辅以必要的严格要求,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落实转化措施;最后唤起后进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最终完成转化目标。同时,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而不能轻易就对他们丧失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 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 来”,雕刻一座石像尚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有例为证, 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 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 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难道我们还不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吗?不应该多给后进生一些关爱吗?来吧,伸出你我的手,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行动起来吧,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中学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下一篇:小学“班级网站”评比活动方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