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谈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9-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当前教育上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场教育上的改革,不是传统教育的改头换面,简单的更名唤姓,而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育面向的对象和培养目标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各科教学内容中,都有它内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教育工作者只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站在力求把学生培育成具有完善人格、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适应人才的角度,就一定能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情感因素,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赋予灵魂和魅力,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教学中应接合化学教学特点,谈一点粗浅的做法和认识。

  一、择机渗透,循序点化

  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准确把握教材中蕴涵的德育要点,精心设计渗透方法,才能达到自然恰当、水乳交融的和谐效果。否则就会造成油水分离、牵强附会的效果。

  (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1、量变、质变规律的典范:

  Fe2+→Fe3+、S2-→S→S4+→S6+等转换关系;F2、Cl2、Br2、I2单质的性质等一类同族元素的性质变化;铁、生铁、钢含碳量的变化引起它的性质的变化;元素周期表的变化。

  2、对立统一规律:

  氧化—还原(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化合、分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等。

  3、否定之否定规律:

  CO→CO2→CO的转化。

  (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1、古代灿烂的文化;

  “四大发明”、冶金、瓷器、酿酒等化学工艺超前于欧美,为造福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智慧、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我国的地域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铁、锌、钨、锑、稀土、铝等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激励学生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学习,为祖国建功立业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3、现代化科技的进步: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人们在不断合成和发现新物质的同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创造幸福的观点。

  4、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情境熏陶、思想感染

  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美德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了千千万万优秀儿女。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兴盛和繁荣,凝聚着炎黄子孙的创业艰辛,记载着从古自今华夏儿女的奋斗峥嵘。战争年代,革命烈士方志敏就义前用米汤写字,向党传递狱中情况;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地下党员曾用稀硫酸当墨水传递情报;解放后,曾经用碘进行指纹破案;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家侯德榜战胜重重困难,进行制碱创业等。革命烈士和科学家的动人事迹,都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好素材。国外的许多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激励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立志学好知识的生动教材。合成氨反应记载了战争中科学家救国的感人故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历程;诺贝尔父子不惜生命,在研制炸药的探险路上,顶着牺牲家人的悲痛,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对学生思想感染的好内容。通过思想感染,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然,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在于教材,还在于教者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和感化。

  总之,通过对化学课堂的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循序点化,能使课堂丰富有趣。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感情沟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长期创设情境随机渗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使其通文悟道,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准确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并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发挥化学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