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少先队工作范文

少先队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所属栏目: 少先队工作范文  更新时间:2018-1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少先队教育就是使少年儿童从小在自己的组织里接受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接受集体生活和民主生活的教育和锻炼;引导少年儿童热受祖国、勤奋学习、参与实践、全面发展;让少年儿童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少先队工作在市少工委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少先队组织逐步健全,阵容逐渐改善,工作日益活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同时我校少先队工作以新时代人的素质为大背景,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然而就目前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而言有些薄弱之处,值得探讨,需要改进与提高。

    主要表现在:

    1、过去搞队活动,往往是忙苦了辅导员,累坏了少先队员,而主观能动性却不到充分的发挥。

    2、少先队活动的范围常常局限于表面,教育收获甚微。

    3、有些队员道德与行为习惯不好。

    面对这些情况,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在这世纪之交,学校将面临新时期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个队员提供平等的少先队教育机会和条件,使每一个队员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神圣责任。同时,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公平,促进少先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在中队里展开调查与讨论:

    1、你喜欢参加学校大队部的活动吗?

    2、你是怎样认识少先队教育作用的?

    3、你想接受哪些少先队教育?

    通过讨论,我发现:

    1、我校少先队员认为少先队教育就是组织一些书画大赛、文艺表演等等的教育活动。

    2、我校少先队教育缺少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

    3、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发展不均衡。

    少先队教育思想是: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尊重少年儿童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少年儿童在组织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少年儿童在社会实践中,按照党和时代的要求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调查了解后,加强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于是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使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均衡发展:

    一、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对少先队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党赋予于少先队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少先队组织的基本任务。少先队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民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少先队教育的新内容,也应该是少先队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少先队在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达成上,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的作用,注重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成长环境,营造互助友爱、积极进取的集体氛围。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自我教育的作用,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方式,照顾少年儿童的个性特征。

    我将以“五自”活动为基点,优化学生之品格,大队部提出以“五自”活动为基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优化学生之品格的要求,通过组织各种专题常规活动,形成以活动训练为主促心理素质提高,全面深化“雏鹰行动”的主题活动----①建立了城乡少先队员互访制度:每年组织我们的队员下乡与农村的同学同吃同行同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一次,邀请结成“手拉手”对子的农村同学进城数高楼、走天桥、看电影、通过互访,让同学们学会交往,增强适应能力;②成立“少年军校”:规定三年级以上的中队每年开展一次军校活动,三个半天时间,除组织参观军营,听解放军战士作的报告会以外,还要接受解放军的训练,过一过军营生活,了解军人的苦与乐,有意识地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以磨练其意志品格;③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充分利用周边单位的优势,逐步建立了学工、学农、学军等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参与服务等活动,让其得到锻炼和提高。还通过定期访问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同情、关心他人,从而达到培养其完整的个性,高尚的人格。

    二、分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主要分五步:示范、讲授、训练、活动、测定

    1 示范。通过家庭教育和对学生家庭生活的指导,尽可能实行学生的养成和家长的示范同步发展。在教学手段上,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教师也应该更主动地参加示范。此外,教师本人的谈吐、仪态、风度及人格影响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学习起作用。重视示范,尽可能减少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对儿童的行为发展产生主导和积极的影响。

    2 讲授。讲授时,一是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寻找和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二是教育中的情理结合;三是要把行为方式的学习,逐渐向道德认识转化。一位教师在上 “观察和问候”这一课时,设计了 “当妈妈躺在床上”、“当同学趴在桌上”、“当爸爸出差回家” 等不同情景,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不同神情作出行为反应。妈妈躺在床上可能在休息,可能生病了,也可能在生气,该怎样问候呢?……这种教育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

    3 训练。加强对小学生成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的训练。着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规范训练要有一定的质和量。第二,要广泛地有效地运用强化机制。规范训练不应停留在简单地重复上,还应包括表扬、批评、惩罚和暗示以及自我评价等等。第三,要注重通过行为迁移来养成习惯。对于儿童来说,某项具体待业方式的学习模仿也许并不太困难,而逐步养成一种习惯则困难得多。

    4 活动。建立在儿童生活的经验上,并结合自我教育来开展活动 。如“文明示范员”和“行为实践岗位”,少先队的“学规范 ”、“争三星”队礼教育相结合;并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纳入养成教育的实践内容;同时开展 “让别人喜欢我 ”等项活动。

    5测定。具体测定方法有行为模拟、生活角色扮演、行为辩析以及问卷。家长既是行为教育的参加者,也应该参加对孩子的行为测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和优化家庭的教育功能,促使行为规范教育本身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检验。

    三、 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1、教育学生扶老携幼,从小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首先要教育学生尊敬自己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爱护自己的弟妹,然后逐步扩展到社会上的老人和小孩。学校可有意识地举办 “ 为老人带来欢乐与幸福 ” 的主题班会,开展 “敬老爱幼小红花活动 ” ,组织学生到车站、码头为老人拿行李,扶老人或盲人过马路,给孤独老人挑水、扫地、买米买菜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同情、怜恤他人的情感更会进一步增强,以后,见到老人小孩同到困难也会主动帮助,从面逐步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2 、教育学生维护公共秩序,从小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可以组织学生到车站售票处、公共汽车站帮助维护秩序,让学生了解秩序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到工厂去参观生产流程,让学生认识秩序与生产的关系,等等。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会对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产生一种厌恶的情感,从而在公共场所或集体中确定自己正确的行为方式。

    3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从小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要从爱护自己的衣物、文具、书籍等做起,由此再推及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教室里的桌椅板凳、玻璃门窗,着意培养学生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四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课外读书活动。提倡和指导好读书活动,是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抓好读书指导,开展好读书活动,充分利用近年来出版的有关传统美德教育的读物,让它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利用优秀电影电视进行教育。电影电视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好形式。影视艺术,具有 “生动、形象、具体、真实 ”的特点,使学生观如身临其境,强烈地牵动着学生的爱习忧乐。具有崇高道德的影视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和鼓舞力量,是学生效法的榜样。所以优秀的历史故事片、历史人物片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同时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要坚持三条基本要求:第一,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第二,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形式的功能,使各种教育活动互相促进、功能互补、协调配合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他们的疑问得到解决,求知心理得到满足,才华得到显示,他们就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接受教育,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

    五、 注重心理教育

    建立心理教育活动基地,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首先,成立红领巾“阳光心理辅导站”,建立“悄悄话”信箱。心理辅导站的老师不仅有校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还有同学们信任的大队干部代表。工作原则是:耐心听取每个同学的内心倾诉;认真研究同学们提出的每个问题;热心帮助同学们解答每个问题;力求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每个提问题(不愿公开)的同学保守秘密。为此,我们还建立了“悄悄话”信箱。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意见),我们一方面让老师以集体辅导(共性问题)或个别谈话形式进行帮助指导,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大队部干部会议集体研究(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师生共同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服务。其次,设立“雏鹰广播站”心育辅导专题节目继红领巾“阳光心理辅导站”成立后,我们又在大队部的红领巾广播站中设立了每月一次的“心育辅导”专题----送你一束“阳光”给你一个好心情“月月谈”节目。在这个节目里,我们不仅教给同学们一些优化心理品质的办法,还进行一些个案剖析、或针对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我们还请队员们自己把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自己教育自己。

    少先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尊重和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性、满足少年儿童的不同需求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时刻提醒自己:

    (一)     要体现学生为主的原则

    “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故在对学生进行心育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少先队员的自主性原则,让学生通过参加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其优势大大超过教师的说教。

    (二)     要体现渗透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偏小,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根据其的心理特点,心育不仅靠教师的知识传授,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要重视强调潜移默化,从兴趣入手,注意把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心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和少先队的活动之中,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     要体现针对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心育的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加强计划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抓些特殊的生活“瞬间”,即把握契机,要有针对性。如我们在召开六年级家长会前夕,同学们表现出不同的心态----优等生的盼望与兴奋。差生的紧张与恐惧,中等生的忐忑不安,在这样情况下,我们组织一次题目为“我希望老师转告爸爸妈妈的心理话”不记名的书面调查,然后把同学们的心理话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在转告家长的同时,告诉其疏导孩子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时效远远超过了简单的说教。

    少先队教育工作是复杂的,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我要用新的理念来安排工作,让少先队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拓展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方式。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队辅导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下,我相信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会均衡发展,更上一层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安全教育周活动”计划    下一篇:课改之下,让全员参与成为少先队活动的主旋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