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让数学教学走入生活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致使很多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相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将数学生活化显的尤其迫切。下面我就如何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变几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中秋节,爸爸买了4个月饼,平均分给你和妹妹,每个人分到几个?学生马上回答说:2个。假设爸爸买回2个月饼,平均每人分到几个?学生马上回答1个。现在家里有只有一个月饼,分给你和妹妹,每人分到几个?学生回答每人分到半个。这时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就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充分利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练习。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练习,155-98=155-100+2,学生对于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妈妈给你155元钱,让你去超市买一盒98元的西洋参,准备送给奶奶补身体。你付给营业员一张一百元钞票,应把155元减100元,营业员又找你2元,应加上2元。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就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也上升为理论上的简单运算。
  三、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再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红玫瑰4支20元;康乃馨3支12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红玫瑰,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的钱够吗?你能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吗?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尽善尽美兴趣浓厚,学习的欲望也大增。此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中“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都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你今年几岁啦?长得多高啦?身体有我重?和你同桌比一比谁重……这些都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学生们去量、去称、去算,这一切都是离不开生活的。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按比例分配水电费、日常购物等问题,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让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学,随处可用。
  总之,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谈如何进行中考数学的总复习    下一篇: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