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物理计划总结

初二物理 《光的折射》教学案例

所属栏目: 物理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这一节课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难点是正确确认入射角、折射角并知道它们的大小关系。这节课还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的一个良好时机,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思想:

  1.教学过程注重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2.重视实验过程教学。从提出问题到猜想,设计实验验证都是围绕实验展开,既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强化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学。

  三.教学过程设计:

  1.问题与猜想:

  如何引入问题(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并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是整节课成败的关键之一。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初中生好奇、好动、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就用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游戏从水中夹取玻璃球。做法是:找四个盘子,在里面装半盘水并放入100粒玻璃球,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各派一位代表上来用竹筷子从水中夹出玻璃球,哪一组在最短时间内把全部玻璃球都夹出来是冠军。比赛结束后,我叫最后一名的同学总结失败的教训。他们说:“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筷子是弯的?为什么竹筷子夹不着玻璃球?怎样才能夹到呢?”其他组的同学也有同样的困惑。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到将要探究的问题情景之中。这时,再启发学生,看到玻璃球,说明有光线从玻璃球进入了人眼,为什么看到了玻璃球却夹不到?把学生引到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问题上来,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接下来是猜想。

  如果让学生直接提猜想,由于学生对光的折射缺少生活经验,往往会随意乱说,这样的猜想流于形式,不能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和良好习惯。为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真正提出有价值的猜想,这里我又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重做《光的传播》这一节中做过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传播情况。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接着,有位学生好奇地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会向哪里偏折呢?”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这时,学生会根据前面的经验作出科学猜想:1.向法线偏折;2.向水面偏折;3.垂直水面射出。学生猜想后我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实验与结论:

  设计实验就是想办法把入射角和折射角测量出来,进行比较。那么怎样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需要哪些器材?放给学生讨论,并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该实验方案是开放的,我尊重、鼓励学生的创意设计。

  接下来是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并用画光线的办法描画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路径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路径。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结束后,集中汇报,交流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实验,我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光路是否可逆。在分组实验探究中,学生能设计出2种方案:1.把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光路描画出来(依据原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做法),然后再把光源的光线沿折射光线入射,观察是否沿入射光线射出。2.先让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把光路调好,不要再变化,用另一激光束对准折射光方向并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使两条光路重合。

  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和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享受了实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真正成为了探究的主体。

  3.理解与应用: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一半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曲,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等光学现象,并让学生讨论从水中夹玻璃球遇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光的折射规律。

  四.反思与点评:

  1.实验探究是一种研究性、开放性极强的学习方式,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意在让学生体验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到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数据,得出结论,初步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这节课不仅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现象的美妙,而且也体现了物理课标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案例精选——如何确定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

  王鹏

  本学期我任教的是初二53、55、60、66四个班的物理。今年11月28日我就在组内开了一堂课,课题是“如何确定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我定了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有两点:学会对部分电路进行等效变换,会画等效电路。对电路进行正确分析和计算。能力目标是:培养想象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实验的能力、观察的能力。

  我选了4大例题,还包括若干个小题。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先复习一下串并联的特点,得出如何判断串联:然后举例,从串并联关系简单的着手,通过简单的变形成另一小题来分析,因为我的学生缺乏的就是识别能力,所以我平时很注重题目的归类、迁移等;从例题1的第4小题短路情况引导到例题2的滑动变阻器的第1小题,也是短路一部分电阻。例题3是一个很典型的例题,大变“魔术”,变串联为并联,也很常规,以往我也是口头说说而已,但这次我想了并准备了一个模拟小实验:三个直径为1厘米的纽扣,若干根棉线,放在例题3做,由于我家里纽扣的有限,所以四位同学一小组,让他们模拟电路的连接,又因为棉线易于变形,可长可短,可以模拟出等效电路中理想导线的长度可长可短,让学生直接感觉一下,让人想起小时侯玩的游戏“挑绷绷”。同时我也准备了一组演示实验,纽扣大一点的,直径约为2.5厘米。最后一题从《同步课课练》上选来的,我就打算作为课堂练习,以作为教学反馈(5分钟—7分钟);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多媒体中我没有忘记渗透了对学生鼓励的话语。作为电路计算的第一节习题课,我要通过例题得到画等效电路的两个结论:理想导线电阻不计,并联在某一个导体的两端,可以认为短路了;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的电阻是无用电阻,可以用导线替代。

  接下来的一节课是教研组对这节课的讨论与研究。

  课堂反馈结果: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练习得满分,三分之一的学生只画对了图没来得及计算或计算错误,剩下的学生连图都画错了。

  事后我反省的几个问题

  问题1:同一节课使用多媒体与不使用多媒体的优缺点有哪些?

  我的一个班使用了多媒体,而其他三个班没有用,故我的体会比较深刻。很明显的,没有使用多媒体课堂效率比较低,题目的图是当场画的,时间较浪费,只讨论了两个例题,小实验没来得及做。但我老师比较灵活,不受到多媒体的牵制,题目的变形也很方便,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也随时可以画上,等效电路图都画出来了,题目讲得也很深、很透。同时板书可以保留整堂课,便于学生理解。使用了多媒体,我的第一感觉不是辅助,我被它“锁”住了,课堂效率肯定高了,讨论了3个例题,还做了课堂练习;板书相当清楚,可惜不能整堂课保留在上面,前面的被后面的覆盖了;同时多媒体还可以模拟出动感,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问题2:在课堂上是否所有的问题一定要讲深、讲透?

  在教研组讨论中,有的老师认为所有的题目一定要讲清、讲透。而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比如例题1的第3小题、例题2的第3小题等是有难度的,我原本就打算笼统地讲,因为这类问题要讲清要花掉很多的时间,即使你讲得很明白,估计还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搞不清楚,那何不留下“悬念”让好的同学自己去考虑呢?

  问题5:是否实验前如何接线一定要交代清楚?

  我认为应该放手给学生自己琢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我们老师现在遇到的矛盾是想放手又不敢放,放了怕收不回来,不放的话,在实验之前老师详详细细叮嘱一番,这类小实验又失去了让学生动手的意义。当然适当的指导是有必要的,那么怎样算适当呢?

  (四)措施及延续

  在这以后的画等效电路的第2堂习题课中,(2)班和(3)班继续讨论例题3并做了模拟小实验,在做之前我告诉他们连接时打死结,学生都能领会我的意图,同学们积极性都相当高,达到了我想要的课堂效果;在(1)班讨论其它问题时再次使用模拟小实验,也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应。

  平时我要更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究,并尽可能改进,同时特别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的培养,联系生活多创造些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比如:物理教学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讲《电流和电路》时让学生仔细看看家里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等;习题课可以让学生来讲评习题;最近的习题课我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三物理 力的综合复习案例交流    下一篇:初二物理 合作学习“汽化和液化”案例的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