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物理计划总结

初二物理 合作学习“汽化和液化”案例的反思

所属栏目: 物理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各种方式的交流合作十分重要,许多工作不可能由单独的个人完成.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社会里更为重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依存的,合作共处是社会和人生和谐的必需.因此,合作的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必要的品质.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物理教学之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中“汽化和液化”这堂课的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前、课后的收集资料,课堂上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还有问题的讨论等等.特别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从实验装置到装水、加热、测量温度、观察时间和实验现象(气泡、声音的变化)、记录等,要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学习内容,确实有点困难.所以这堂课从实验的设计到实验的进行我都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选出比较合适的方案进行实验.“为什么要选这个方案?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都要求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再具体分工,共同完成实验.开始我自认为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除了个别小组没有控制好时间外,其他组都仔细观察了水沸腾的整个过程,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在实验评估时各小组针对“为什么各小组测出的水的沸点不同?”

  为什么“有些小组加热时间过长?”等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同时也得出了让我满意的答案.但是还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在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有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错误率比较高:“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中有两个铁圈,实验时应先固定哪个?”按理说这个实验每个学生都亲手做过,印象应该很深.怎么会这样?我找了几个学生问其原因,他们竟然说“实验装置不是我负责的,我负责装水;我负责,,”我顺便考了考他们:那么这个实验中加多少水比较合适?“至少要浸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但也不要太多,否则实验时间太长,课上来不及完成,,”

  学生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沉思.我能责怪这些学生不认真吗?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是这部分学生却没有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更不懂得如何合作.他们只是几个人合起来完成了共同的任务,根本谈不上合作学习.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些学生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来完成?看来我被学生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作为教师,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应该亡羊补牢、于是我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并查阅了很多有关合作学习的资料,同时自己也不断地反思,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想法.

  1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组分工

  1.1分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合作学习需要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纵观国内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起,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但是经过实践表明,这样分组把学生理想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可能按照老师的意愿去做.学优生在小组中始终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还有,有些男女生同组,比较拘束,不能畅所欲言,这也影响了小组的讨论与交流.

  对于合作学习的分组,我认为还是学生自愿组合比较好,最好是安排在座位前后,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可以和班主任协商,适当做一些调动.这样个性相近的学生在一组,小组成员之间也比较熟悉、了解,合作时不会再有什么顾虑,也能互相帮助、互相谦让.讨论问题时学生相互交流较多,积极性较高.小组活动也很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讨论交流,不用每次活动都大张旗鼓,等到把一个小组的成员召集在一起,已经过去几分钟了,在只有45分钟的课堂上,这样很不合理.所以我原来的分组方法必须改进,不能照搬理论,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组.

  1.2分工

  合作学习中的分工是为了有序、快捷地完成学习任务,更好地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恰当分工是更好进行合作的首要任务.各小组成员要分工具体、责任到人.明确分工,使人人参与,有条不紊,既保证实验探究顺利进行,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但是分工太细、太明确也不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如本案例,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明确分工后,大多数学生就各司其责,负责时间的就自始至终看着表,唯恐错过了半秒钟,负责温度的就只盯着温度计,记录的学生头也不抬,等待着同组的同学报数据记下来.数据的记录一般要间隔半分钟至一分钟,在这段时间间隔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照样可以和其他组员一起看看温度、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听听水的声音的变化.可是有些学生却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任务,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虽然说这些学生认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是他们却没有明确分工的目的,更没有学会合作学习.所以对这些学生来说,这堂课也可以说是失败的.因为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其实这个实验分工时只要一个人负责看表,另一个记录,其他一起负责,两个人足够了.但是在课前课后的收集资料、在讨论如何设计实验以及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时,两个人合作是不够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我认为可以这样:组中分组.根据不同的合作内容,合作小组的人数也应该灵活机动.如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问题、疑难问题、创新性问题等,合作学习时人数应该多一点;但在有些合作学习过程中,人数多了反而不好,有些学生会无所事事,或者任务很轻不够重视,就像上面所说的,这时可以把一个组再分成2~3个小组,减少小组成员,使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足够的任务,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

  2独立思考是基础,合作学习是升华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需要合作者有平等交流的能力和基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是高水平有效率合作的基础,是在合作中人人都可以有不同收获的起点.而笔者,问题一提出,马上让学生讨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没有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形成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合作的个体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认识,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基本的可以交流的观点,合作就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缺乏合作者之间智力的交锋带来的相互提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当问题呈现之后,我们不妨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后,每个人都有表达的冲动与欲望,课堂提问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此时让他们在小组内开展交流讨论,不仅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而且,此时的学生都是有思想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争执,有争执才有促进,有碰撞才有创新的火花.在争论中形成共识,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小组学习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此时的合作交流过程,才能真正体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使教学面向全体成为可能.

  3学生的问题,教师的失职

  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教师,我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指导改正.因为开始我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没有去关心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等;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只看到了学优生的表现,而忽略了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学生;只是注重了自己的课时任务的完成,学生合作的结果,而缺乏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探索的体验.所以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应该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为了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任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要关爱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价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二物理 《光的折射》教学案例    下一篇:初二物理 平面镜成像特点” 案例分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