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历史计划总结

《内战烽火》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历史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08-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战烽火》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内容,这节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同国民党进行了政治较量(即重庆谈判)和军事较量(解放战争)。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方面,按照初中“生命化课堂”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采取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我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面,首先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基于课标,以课标为基本”。基于课标,突出重点难点问题:例如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其次在遵循课标的基础上,我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例如转战陕北虽然不是本课重点,但转战陕北过程中,保存了解放军主力,扭转西北战场的形势,为后面挺进大别山并争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层次挖掘,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遵循“以课标为基准,实现模块教学”的原则,这节课内容有三个子目: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重点是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上课过程中的情景一幕幕象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品味着成功的喜悦,思考着不足的改进。重庆谈判这一子目讲课,自我感觉不错,上得比较成功。上课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讲学稿和课件的影视短片,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系例问题,运用谈话法,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相结合,配以集体朗读重要内容:

  学生在讲学稿和课件的帮助下,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从而顺利地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最后,我通过精简的归纳把这部分知识升华到一个高层次:蒋介石虽然通过谈判为他发动内战赢得了准备时间,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谈判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尤其是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张,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蒋介石如再发动内战,必将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被全国人民所抛弃!其政权的败亡也将不可避免。

  下面我主要说一下我这节课的不足:

  在讲“转战陕北”这一子目时,发现我的课件制作处理有欠妥当,即党中央转战陕北图附边字上的处理不好,显得有此累赘,不明不白,讲课时用起来很别扭,应该把它变得更简明,带有提示性,直接指明党中央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进攻的策略有二:党中央撤离延安;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挺进大别山这一子目,在教材和课件处理上有欠妥之处,我补充内容显得太多,讲了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讲了国民党对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时,它自身的弱点暴露出来,给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会。这样讲下来,从知识体系上看是巧妙地上下联结起来啦,但在讲课的时间上就显得不够了。还有,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内容,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一个影视短片,本意是想让学生动态直观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途中的艰辛和风险,但在讲课中播放出来,却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则是播出来的图象不够清晰,二则是影视短片时间太长。其实,现在想来,完全没有必要插入影视短片,只要运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图”讲解就可以了,既直观、又简单明了,最后让学生找出回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影响?

  其实在板书方面,我觉得是我的另一个欠缺问题,板书过于简单,根本体现不出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学生不能有效的通过板书了解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后的课堂设计中,应该着重加以这方面的练习。除此以外,对5班学生的学情掌握的也不太彻底,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课堂效果欠佳,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根据学情,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学有所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下一篇:《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后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