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读《建功新时代》有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先生之手。而这句话,也伴随了氢弹之父于敏一生。

  于敏,1962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苔市(今属天津市)。他是新中国氢弹研究所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氢弹之父”,并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60年底,在钱三强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研究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还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姓名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出国留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的试验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人用了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是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全组人员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5年,于敏转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于敏和他们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国的氢弹研究做出了无法比拟的重要贡献。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于敏爷爷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以及他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二    下一篇:《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读后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