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安塞腰鼓》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安塞腰鼓这一民族艺术奇葩。2.了解本文的修辞手法和句式。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目标1.对文章的形神有独到的见解。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描写来抒情的形神兼备的写法。(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生命与力量的美,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进而达到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2.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教具土高原的声像资料,如娜的《土高坡》,凯歌的电影《土地》片,以及安塞腰鼓的视频。教学三教学法1.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学生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面不要过分要求学生,主要指导他们读出这篇文章的气势即可。2.作者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并不是对江南和西北作一个评判。江南有江南的风格,西北有西北的特点。在这里不要作无谓的争论。3.有条件的话,运用有关安塞腰鼓的视觉材料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加深认识。4.有兴趣的话,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进行扩展学习。历史可以从朝开始西北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来引到现实;现实可以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各面的比较。从这两面指导学生探讨一下土高原的希望与复生。教学过程第一教学目的:多媒体演示,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力量。教学过程:1.播放声像资料:土高原的图片、风光片,娜的《土高坡》,安塞腰鼓的视频录像,最后定格在热烈的安塞腰鼓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土高原的特定情境,调动起学生的情绪。2.学生谈谈视听的感受。请你用一些形容词来描绘你所看到的、听到土高原的,以及安塞腰鼓,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最恰当的定语。(1)的土高原(2)的安塞腰鼓明确:(1)壮阔、雄浑、广袤、沧桑、稳健……(2)粗犷、奔放、有力、狂野、惊心动魄、气势磅礴……3.教师对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一些知识扩充。(1)安塞:县名。在省北部、延河上游。县人民政府驻真武洞镇。(《辞海》1989缩印本,1126页)。安塞腰鼓是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2)腰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今之腰鼓,框用木制,长形,两端小而腰较粗,双面蒙皮,用民间腰鼓舞,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初盛行陕北革命根据地,建国后流行全国。(《辞海》1989缩印本,1715页)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安塞腰鼓》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下《安塞腰鼓》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安塞腰鼓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